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70字。

  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         主备人:
  记念刘和珍君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课外资料,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创作,文章的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2.通过研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旧中国的救亡图存的斗争过程中,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不畏强权,不畏牺牲,以鲜血铺就了新中国的明天。今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近《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创作、文章的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2.概括文章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3分钟)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自学指导一(3分钟)
  鲁迅(1881—1936),原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毛泽东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主要作品: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
  自学指导二(4分钟)
  1.通读课文,概括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
  2.本文的情感诗如何变化的?
  3.文章分为几部分?
  自学指导三(5分钟)
  1.“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一、二部分出现了两次,两个部分的“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
  2.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注意重点研读标红的词语,它们有什么含义?作者写这句话想表达什么?)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点拨一.
  周树人  思想家和革命家  《狂人日记》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华盖集》《且介亭杂文》《坟》《南腔北调集》
  点拨二.
  1、第一部分:介绍写作缘由。    第二部分:交待写作目的。
  第三部分:回忆认识过程。   第四部分:遇害概况。惊愕、义愤。
  第五部分:叙述遇难经过。    第六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