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40字。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人格与价值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屈原因正道直行被流放,披发行吟于泽畔,渔父看见后,问他为什么来到这里。
屈原说:“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劝他说:“既然举世皆浊,何不随波逐流、推波助澜呢?既然众人皆醉,何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呢?”
屈原反问道:“我怎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又怎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怀石投江而死。
汉代的贾谊认为,不论到哪里都可以辅佐君主,又何必留恋楚国呢?就像凤凰在千仞高空翱翔,看到有德的国君才降落下来,看到危险的小人就远走高飞。
上述材料中,屈原、渔父和贾谊三个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规避时政热点,反身向后,选取齐桓公、鲍叔、管仲一君二臣这个春秋历史人物及后人评价来入题,就感触最深的一个,为班级读书会写一篇发言稿,其特色就是涵盖广泛,既可激活历史因子,对人物、事件、文化及著作进行评说,又可以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在文化继承、继往开来中做实立德树人。
此则写作试题呈现明显的新材料作文特点。其试题构成,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话题材料,二是体现新材料作文之新的情境任务,三是普适要求,即“话题材料+情境任务+普适要求”,其任务分别在于引导审题写作、明确情境任务、规定限制要求。
“要写什么?”就要审读话题材料,仔细分辨其中隐含的各种写作角度。整体感知,材料一是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二是汉人的评价,其中心人物是屈原,渔父及贾谊,一是其对立面,一是议论阐发,服务于屈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