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780字。
写作专题
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梁实秋与学生一起在前门外珠市口演讲时,人们的情绪极为高涨,由于几辆汽车无法通过,不停地按喇叭,众人便一拥而上捣毁了一部汽车。这件事深深地震撼了梁实秋,他反思到“我当时感觉到大家的一股愤怒不知向谁发泄……在这股洪流中没有人能保持冷静,此之谓群众心理。”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乌合之众》中说:“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在网络发达、容易出现极端化群体情绪的今天,如何理性判断、保持冷静、不被狂热的言行裹挟,是我们每位公民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了梁实秋对“群众心理”的看法,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对人成为群体一员后暴露出的不受约束的一面,让我们认识到极端化的群体情绪会有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的特点。并提出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如何理性冷静地处理极端化的群体情绪。
具体看来,极端化的群体情绪会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和抉择,尤其是面对复杂多变的问题时,容易被这种情绪所左右。要避免因此而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应该理性地判断并保持冷静。首先,要学会审视自己的想法。不能盲目跟风,而应有批判性审视的态度,避免因为极端化的情绪而影响作出决定。其次,要学会看问题整体考量。在处理复杂多变的问题时,应该合理全面地考虑各方意见、利弊得失等因素作出客观的决定。再次,适度保留一定的怀疑心理。即不要一开始就匆忙下断定,力戒“人云亦云”式的行为。
行文思路上,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可先提出面对极端化群体情绪,做掌控自己情绪的主人的观点。然后可用正反对比论证,先从盲从极端化群体情绪的危害进行论述,一是失去自我的独立判断,弱化自我意识,阻碍独立性的培养,窒息个性的发展,甚至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不仅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集体的事业。再从正面论述,可用引证法,如拿破仑曾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论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需要提升自的素养水平,要在理性分析和认知判断方面下功夫,这样面对极端化群体情绪,才能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控制好自己情绪才更容易得到高质量的人生。
参考立意:
1.切莫盲从极端化群体情绪。
2.理性对待,冷静处理。
3.冷静客观地思考问题
4.传播理性的意见,拒绝偏执的舆论。
【解答】避免盲从,学会理性
群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常常引领人们前行的步伐,但有时却引导人们走向错误的方向。因此,学会理性看待问题,避免盲目跟从就显得尤为重要。
群众的诱惑往往能引发人们的从众心理,盲目的跟从会让我们迷失前
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久前,“汉语盘点2022”正式揭晓,“稳”当选年度国内字。扫视这个“稳”字,如同翻阅一年来的相册,眼前就会重现2022年的一个个难忘瞬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是“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的冷静,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的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