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41-50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1 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1 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1 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1 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2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2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2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  .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2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3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3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3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3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4 文言文阅读——真题专练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4 文言文阅读——真题专练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4 文言文阅读——真题专练  .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4 文言文阅读——真题专练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5 古代诗歌阅读——诗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5 古代诗歌阅读——诗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5 古代诗歌阅读——诗  .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5 古代诗歌阅读——诗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6 古代诗歌阅读——词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6 古代诗歌阅读——词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6 古代诗歌阅读——词  .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6 古代诗歌阅读——词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7 古代诗歌阅读——曲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7 古代诗歌阅读——曲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7 古代诗歌阅读——曲  .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7 古代诗歌阅读——曲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8 古代诗歌阅读——真题专练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8 古代诗歌阅读——真题专练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8 古代诗歌阅读——真题专练  .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8 古代诗歌阅读——真题专练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9 名句名篇默写(一)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9 名句名篇默写(一)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9 名句名篇默写(一)  .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9 名句名篇默写(一)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50 名句名篇默写(二)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50 名句名篇默写(二)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50 名句名篇默写(二)  .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50 名句名篇默写(二)  Word版无答案.docx
  专题42  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庄王好猎,大夫谏曰:“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必谋楚,今王无乃耽于乐乎?”王曰:“吾猎将以求士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故曰“苟有志则无非事者”,此之谓也。汤之时,大旱七年,洛坼川竭,煎沙烂石,于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节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宫室营耶?女谒盛耶?何不雨之极也!”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殷太戊时有桑、楮①生于庭,昏而生,比旦而拱,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卜者曰:“吾闻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殃者祸之先者也,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于是乃早朝而晏退,问疾吊丧,三日而桑、楮自亡。高宗者,武丁也,高而宗之,故号高宗。成汤之后,先王道缺,刑法违犯,桑、楮俱生乎朝,七日而大拱,武丁召其相而问焉。其相曰:“吾虽知之,吾弗得言也。”闻诸祖己,曰:“桑、楮者,野草也,而生于朝,意者国亡乎?”武丁恐骇,饬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三年之后,蛮、夷重译而朝者七国,此之谓存亡继绝之主,是以高而尊之也。宋大水,鲁人吊之曰:“天降淫雨,溪谷满盈,延及君地,以忧执政,使臣敬吊。”宋人②应之曰:“寡人不佞,斋戒不谨,邑封不修,使人不时,天加以殃,又遗君忧,拜命之辱。”君子③闻之曰:“宋国其庶几乎!”问曰:“何谓也?”曰:“夫过而改之,是犹不过也,故曰其庶几乎。”宋人闻之,夙兴夜寐,早朝晏退,吊死问疾,戮力宇内。三年,岁丰政平,向使宋人不闻君子之语,则年谷未丰,而国家未宁。《诗》曰:“弗时仔肩,示我显德行。”此之谓也。
  (节选自《说苑•君道》)
  [注]①楮,一种树。②宋人,这里指宋君。③君子,这里指孔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
  B.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
  C.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
  D.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庄”是谥号。春秋时期,齐、秦国君常称“公”,楚国国君常称“王”。
  B.“苟有志则无非事者”与“苟以天下之大”(《六国论》两句中的“苟”含义相同。
  专题43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祥兴二年二月,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帝求南人有才者甚急,王积翁荐之。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耳。倘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积翁欲令宋官谢昌言等十人请释为道士,留梦炎不可,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寝。帝知其不可屈,议将释之,天祥曰:“愿赐一死!”帝犹未忍,左右力赞从其请,遂诏杀之。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史臣曰:“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文天祥奉两孱主,兵败身执,而从容伏锧,可不谓之仁哉!”许有壬曰:“文天祥万变不渝,事固不可以成败论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九、《宋史》卷四百十八)
  文本二:
  文丞相甫冠奉廷对,即极口论国家大计。未几元兵渡江,又上书乞斩嬖近之主迁幸议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气盖天下矣。自是而断断焉,殚力竭谋,扶颠持危,以兴复为己任。虽险阻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不幸国亡身执,而大义愈明。盖公志正而才广,识远而器闲,浩然之气以为之主,而卒之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虽天命去宋,而天理在公,必不可已。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公。
  (杨士奇《重修文丞相祠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B.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C.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D.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专题44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②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守仁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十余日诇③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
  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注】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②刘瑾:明武宗时权宦,专擅朝政,后被判以凌迟。③诇(xiòng):刺探,侦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B.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C.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D.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