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份。
文言文专题训练2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将帅受命者,将帅入,军吏毕入,皆北面再拜稽首受命。天子南面而授之钺,东行,西面而揖之,示弗御也。故受命而出忘其国,即戎忘其家,闻枹鼓之声,唯恐不胜忘其身,故必死。
田单为齐上将军,兴师十万,将以攻翟【注】,往见鲁仲连子。仲连子曰:“将军之攻翟,必不能下矣!”田将军曰:“单以五里之城,十里之郭,复齐之国,何为攻翟不能下?”去上车不与言。决攻翟,三月而不能下,齐婴儿谣之曰:“大冠如箕,长剑拄颐,攻翟不能下,垒于梧丘。”于是田将军恐骇,往见仲连子曰:“先生何以知单之攻翟不能下也?”仲连子曰:“夫将军在即墨之时,坐则织蒉,立则杖臿为士卒倡曰:‘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何党矣。’故将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今将军东有掖邑之封,西有淄上之宝,金银黄带,驰骋乎淄渑之间,是以乐生而恶死也。”田将军明日结发,径立矢石之所,乃引枹而鼓之,翟人下之。故将军者,士之心也,士者将之枝体也,心犹与则枝体不用,田将军之谓乎?
晋智伯伐郑齐田恒救之有登盖必身立焉车徒有不进者必令助之垒合而后敢处井灶成而后敢食智伯曰:“吾闻田恒新得国而爱其民,内同其财,外同其勤劳,治军若此,其得众也,不可待也。”乃去之耳。
太公兵法曰:“致慈爱之心,立武威之战,以毕其众;练其精锐,砥砺其节,以高其气。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坚其行阵,连其什伍,以禁淫非。”垒陈之次,车骑之处,勒兵之势,军之法令,赏罚之数,使士赴火蹈刃,陷阵取将,死不旋踵者,多异于今之将也。
(节选自《说苑•指武》)
【注】翟:通“狄”,对居住在北方的部族的泛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晋智伯伐郑/齐田恒救之有登/盖必身立焉/车徒有不进者/必令助之/垒合而后敢处/井灶成而后敢食/
B.晋智伯伐郑/齐田恒救之有登/盖必身立焉/车徒有不进者/必令助之垒合/而后敢处/井灶成而后敢食/
C.晋智伯伐郑/齐田恒救之/有登盖必身立焉/车徒有不进者/必令助之垒合/而后敢处/井灶成而后敢食/
D.晋智伯伐郑/齐田恒救之/有登盖必身立焉/车徒有不进者/必令助之/垒合而后敢处/井灶成而后敢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稽首,古代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B.上将军,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春秋时期已有。
C.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先秦诸子。
D.“乃引枹而鼓之”的“引”,与《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的“引”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队出征时,天子授予将领斧钺之后站立在东边,将军向西行拱手礼,表示不再受君命干涉。
B.面对鲁仲连的断言,田单不屑一顾,他认为自己此前能恢复齐国,此次也一定能攻下狄人。
C.智伯认为田恒虽刚主政,但他爱护百姓,很得民心,因此无法与他对抗,于是主动撤离郑国。
D.《太公兵法》中认为,应将军队分为五队,并用旌旗相互区分;在军中以什伍为单位实行连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将军者,士之心也,士者将之枝体也,心犹与则枝体不用,田将军之谓乎?
②致慈爱之心,立武威之战,以毕其众;练其精锐,砥砺其节,以高其气。
5.鲁仲连为什么认为田单攻不下狄人?请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春秋》记国家存亡,以察来世。虽有广土众民,坚甲利兵,威猛之将,士卒不亲附,不可以战胜取功。晋侯获于韩。楚子玉得臣败于城濮,蔡不待敌而众溃。故语曰:文王不能使不附之民,先轸不能战不教之卒,造父、王良不能以弊车不作之马趋疾而致
……
文言文专题训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赵盾举韩厥,晋君以为中军尉;赵盾死,子朔嗣为卿。至景公三年,赵朔为晋将,朔取成公姊为夫人,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晋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至赵盾,遍告诸将曰:“赵穿弑灵公,盾虽不知犹为首贼。臣杀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后妄诛,妄诛谓之乱臣。”屠岸贾不听。厥告赵朔趋亡,赵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且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括,皆灭其族。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后生男,乳,朔客程婴持亡匿山中。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曰:“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疾问韩厥,韩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皆赢姓也,中衍人面鸟喙,降佐殷帝太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有绝祀今及吾君,独灭之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曰:“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对,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令,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令,群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军,将军遂返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选自《说苑•复恩》,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有绝祀/
B.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有绝祀/
C.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有绝祀/
D.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有绝祀/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灭其族”中的“族”与“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中的“族”含义不同。
B.龟策,是指龟甲和蓍草,古人用它来占卜吉凶;有时也指占卜之人。文中指前者。
C.“唯君图之”与“唯求则非邦也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唯”含义相同。
D.“具以实对”与“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具”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晋景公的时候,屠岸贾当上了司寇,他想作乱,于是借惩治谋杀晋灵公的凶手来罗织赵盾的罪名,从而灭掉其全族。
B.韩厥认为赵盾当时在外地,未参与杀害晋灵公之事,且故去的晋成公也没有追究其责任,现在杀掉其后代,是否定晋成公的做法。
C.程婴感激赵朔的恩惠,抱其子逃进山中躲藏;晋景公生病,占卜后得知是大业后人在作崇,就立即找韩厥询问赵氏孤儿之事。
D.赵武、程婴拜见诸将军后,将军们就跟程婴、赵武一道攻打屠岸贾,灭掉了他的家族,晋景公赐给赵武跟从前一样的田地采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厥告赵朔趋亡,赵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且不恨。”
(2)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令,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
5.韩厥是如何报恩的?请加以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郭骚踵门见晏子,曰:“窃悦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悦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更其难。’今晏子见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