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860字。
liguilin1970《红楼梦》试题系列•语言文字运用-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看似平常的句子却隐藏着多少( )的故事与情感。他乡遇故知,偏偏又是在“落花时节”。人们由暮春时分的落花之景联想到青春流逝,正是由自然景物( )的生命感受。青春以比年华,花红借喻红颜,皆是诗文常用之典。《红楼梦》别名《金陵十二钗》,曹雪芹披阅于悼红轩,“悼红”二字亦点其题。书中描写大观园女子们占花名行令,以花的特性、寓意暗示了人的性格、命运。春光美好却短暂,鲜花娇艳难( ),恰如妙龄女子红颜易老,年华易逝。
林黛玉正因为花落与人亡的情感联系,葬花成为一个“悼红”的重要仪式,作为花与人的结合体对暮春的感伤最为敏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阕《葬花吟》诉尽( )之情。黛玉葬花,以物体人,安葬的是花魂,悲悼的却是即将夭亡的自己。前生为护花使者的贾宝玉,如今是爱红的公子,在贾府中却常常因多情呵护而给身边的女子们带来不幸,往往因“爱红”而致“悼红”,就如挚爱黛玉却不能守其一生,__________________。同为葬花,林黛玉安葬落花,让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也表明自己的生命观;贾宝玉则更多是感于失去的遗憾,为“护花”的无能为力而懊丧、痛惜。
17.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或成语。耐人寻味 触发 保鲜 伤春惜红
18.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正因为花落与人亡的情感联系,葬花成为“悼红”的一个重要仪式。作为花与人的结合体,林黛玉对暮春的感伤最为敏感。
原句的语病是1.结构混乱,偷换主语,要把第一句的主语“林黛玉”删掉;2.成分残缺,要在“对暮春的感伤最为敏感”之前,添加主语“林黛玉”。
19.根据上文提示,在文中横线处续写两句话。要求选例恰当,并与前一句构成排比。
怜爱晴雯却无法保其平安,喜欢金钏却无力护其善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红楼梦》就是以元春省亲、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等重大事件为分水岭, , , ,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贾府里宝钗、凤姐、宝玉、贾母四个生日的安排,都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爱情婚姻悲剧和家庭衰败的过程。甚至整个大观园的景色,也随着贾府的盛衰和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而变化。
20. 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 ) D
①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线索可以从这幅天然的织锦中抽得出来
②条理清晰,首尾连贯
③各个事件互为因果,连环勾牵,毫不间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