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230字。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关于“文学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定义。从事理论研究的人,为此费了许多纸张和脑力。街量这些定义是否靠谱,还是要回到"情"上来。有了"情",才有文艺;越是情深意长,艺术性就越强。
  关于情感的传达,在美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学说,被称为“传达说”,提出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这位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众多不朽名著的大作家,曾尝试回答“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他写道:"艺术是一个人通过某种外在符号,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受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受所感染,也体验到它们。”托尔斯泰的观点有非常大的影响,几乎所有当代西方美学史都要提到。其中的原因恰恰在于,他与那些职业美学家们,与学院理论家和批评家们讲得不一样,作家心中要有理想的读者,将情感诉诸文字,向这些读者倾诉,而接受者以自己的方式,与作者进行沟通,分享这一份情感。
  有人指出,文学不过是一种生产活动。这是有道理的,他说出了在市场经济下文学存在的状况。文学研究者一般将文学分成两类,一类是作为文学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创性”或“经典性"文学作品,另一类是"类型文学"。"类型文学"是诸如"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这些小说都有一些吸引读者的手段,例如侦探小说提供智力游戏的快感,科幻小说用于实现对未来猜想的科学等。"类型小说"受市场经济的支配,所以只需将一些套路固定下来,把握其中的要素,就可以迅速而大量地生产,形成固定的消费需求。
  然而,文学的发展,总是不可避免地在走向类型化与内在于文学中的反类型化冲动之间摆动。这种反类型化的内在冲动背后的动力源,是表现和传达真情实感的需要.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如果没有作者深入人心的描写,就只是一个情欲泛滥而自取灭亡的类型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在托尔斯泰的笔下,从一个出轨女人最后走投无路自杀的滥俗故事,成为感动世界的杰作。这些都是由于情感溢出了故事本身,点石成金,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
  (摘编自高建平《文学艺术就是要传情达意》)
  材料二
  所谓文学的人民性,概括地说,是指文学具有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以及同情或歌颂人民的社会属性。《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唐僧是个人,而且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之外,其余全是怪,但书中"精怪魑魅俱通人情""神仙鬼怪皆晓人性",所以虽然表象是“怪”“神”,实质仍是“人”。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就是一位由石猴幻化而成的精怪,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非人类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
  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曾困扰人们许多年的“文学艺术是什么”的问题,直到托尔斯泰情感“传达说”的出现才形成了一致看法。
  B.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成功地将情感传递给读者,这与他提出的“传达说”密切相关。
  C.材料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身上所蕴含的人民性,其实也就是托尔斯泰“传达说”的具
  体体现。
  D. 从材料三看,民间文学由于不是文人创作,对照托尔斯泰“传达说”,它完全是个例外,
  民间文学的宗旨是为生活服务。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方职业美学家、学院理论家及批评家只从自身学科角度出发,因此没有揭示出艺术的本质问题。
  B.《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能够成为经典,根源在于通过情感溢出故事本身,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对类型化的超越。
  C.孙悟空的精神母题意在告诉人们,要想成功,不光要走正道,还要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斗志。
  D.孙悟空性格中有追求自由的特点,体现了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人民性”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托尔斯泰这位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不朽名著的作家。
  B.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周群》中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
  C.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里那只“遍体皆如铁”“虽百夫操兵不能制、知死生之数”的白猿。
  D.民间文学中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劳动歌谣、民间谚语英雄传说等。
  4.材料一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5.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传达说""人民性"和"民间文学"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贡献
  【苏联】鲍.波列沃依
  过了一些时候,河两岸已竖起了耸入蓝天的、像镂空了一样的巨大铁架子,架设在两岸铁架子上的电线在湍急的河流上空微微下垂。在预定输电的前一天,检查员发现在河中心上空的某一相电线上有一个断头。
  这是一个可怕的发现。只有一个办法:找一个人,不是一般的人,而要找一个高手,让他顺着悬在河面上空一百多米高的电线,爬到断头的地方,安上接线套管。这样的活儿,电网建设公司的安装工人中谁也没有干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