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30字。

  衔接连贯、压缩语段及其他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    ①     。虽然收入差距在扩大,但因为经济整体在飞速增长,     ②    。经济增长过程伴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和各种机会的不断涌现,虽然不一定会降低收入差距,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贫富差距在代际间传递。如果每代人的收入都远远高于上一代人,那人们就会更看重自己的劳动收入,继承自父母的财富相对就不太重要。
  收入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国也无法承受过大的收入差距所带来的剧烈冲突,   ③      ,因为对收入差距的容忍程度与社会的稳定密切相关。古语云“不患贫而患不均”,确实,你可以给两个小孩每人一块糖,但却不可以给其中一个两块巧克力,另一个只给一块。以史为鉴,如若我们不重视这一有关民生问题,任矛盾继续加深,随之而来的将是可怕的现实,就有可能重蹈今日南美洲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分化的后尘,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力量会自动降低收入不平等,“先富带动后富”也不会自然发生,而需要国家出台政策加以干预。不断扩大的不平等会让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小心谨慎地对待。
  21.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高中时间有限,几个细微但高效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成绩飙升。
  B. 我们知道有种保险叫“重疾险”,就是为了保障普通保险覆盖不了的那些病。
  C. 一直以来,美军都仗着强大的海军实力,在我们周边有恃无恐,多次在我国南海地区干扰我国作业船只。
  D. 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而对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来说,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机会。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苏轼好友王巩因受到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请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全词最后一句成为永恒经典。
  在遭受自己人生中最大挫折的同时,苏轼对连累好友感到满怀愧疚、满心无奈。作为重视情义的率真之人,苏轼不仅要忍受党争横祸,还要面对好友们憔悴的面容,其内心不能不说是   ①   。
  多年后的重见,他能说什么呢?不能道歉,甚至也不能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