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710字。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宋庆龄学校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I卷(非选择题)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  默写与运用。
  (1) 今日听君歌一曲, 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3) 此中有真意, ______ 。(《饮酒》其五)
  (4) ______ ,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5) 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那种“ ______ , ______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4.0分)
  2.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一个人独自苦学,没有学友之间的互相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孤陋寡闻、见识短浅。在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来自两千年前《礼记》的这句话愈发彰显出它的警示意义。
  ????②朋友间的切磋琢磨,有利于学业上的共同进步,中国传统儒学教育理论特别认可这一点。《周易》云:“君子以朋友讲习。”朋友互相讲所不明之理,习所不熟之理,可使双方受益。孔子强调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也充分肯定了朋友之间相互学习的益处。
  ????③缺乏朋友间的交流研习,常常会使我们受困于个人的思维局限,难有成就。歌德曾说过:“我们要从前辈和同辈身上学习到一些东西。就算是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天赋出众,却最终建树不多。究其原因,往往是他们在学习研究中不愿与别人交流分享,以致视野狭窄、思路阻塞,纵使天资过人,最终也难成大器。
  ????④国家的发展同样需要学习与交流。清政府封闭固守,限制对外的交通、贸易,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制约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而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秉承着开放的态度,积极开展对外学习和交流,从“文革”后期百废待举的落后局面,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百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了开放交流则进步,封闭禁锢则落后的道理。
  ????⑤不断学习和交流也是文明发展的需要。 文明形态正如江河,百川交汇才能浩瀚成海,拒绝新流只能成为死水一潭。
  ????⑥无论个人、国家还是社会,要发展便不可“独学”,只有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能取得进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同学窗下,善于学习的人不拒绝任何友人;同行路上,善于交流的国家不拒绝任何友邦。在全球高度一体化的今天,我们_____见贤思齐、广交益友,在互相借鉴和学习中携手并肩,_____共同创造时代的辉煌。
  (1) 第⑥段画线处应依次填写的关联词是 ______
  A.如果……就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