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精准与模糊+作文题深度解析.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饥渴而自持.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肩担道义,手著文章  作文讲评.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静物象征性话题作文设计写作指导五则.docx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主题作文---饥渴而自持(附:精批细点)
  【文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在饥渴时得饮食,可能反而得不到“饮食之正”。人常在渴求中得到事物,但渴求有时反而让人看不到事物的真正面目,品不到事物的真正内涵,体会不到事物真正的趣。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示例】
  1饥渴而自持
  孟子言饥渴为求“正”之害,我却不如此认为。【“我却……”,这得有多大的胆量才敢这么写啊!果真是艺高人胆大!】一旦饥渴,更要突破物质与欲望的藩篱,坦然漫步于精神的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肩担道义,手著文章  作文讲评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1967年9月6日,杨连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连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
  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批改学生的作文之后,发现偏题者,重在论述“担道义”和“著文章”上。怎么写才能不偏题。审题必须要准确。
  材料中第二段如是要求: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学生要分析第一段材料,明确几
  ……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精准与模糊 作文题深度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德国人做日常菜,常备小型磅秤,配菜配料逐一过磅,力求精准,如同实验。中国人下厨配菜配料全凭信手拈来,“少许”即可,用量模糊,味道独特,难以效仿。精准和模糊既各有妙处,又兼济并存。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从题目看,作文从“精准和模糊既各有妙处”的导引出发,或写“精准”的妙处,或写“模糊”的妙处,都可以写出不错的作文来。但从“精准和模糊既各有妙处,又兼济并存 ”完整的导引考虑,才可以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来。
  也就是说,把“精准”和“模糊”的辩证关系写出来,体现它们“兼济并存”的价值,就容易写出避免千篇一律的作文。
  材料写的是德国人和中国
  ……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静物象征性话题作文设计五则
  静物象征性话题,指话题是生活中具有象征意义的静止物体,如风、窗、路、桥、根等。这些事物具有表层的物质意义,这层意义是具体可感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文化义和象征义,这层意义是虚化的。基于此,对这类作文的审题应遵循由实就虚的顺序,在逐步挖掘过程中寻找合适的立意角度。
  一、风
  文题设计
  春风唤醒万物,夏风清凉怡人,秋风吹卷落叶,朔风寒冷刺骨。除自然界的风外,社会上也有形形色色的风。对于风,你有什么感想、经历或见闻呢?请以“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指导
  这段话题材料没有确立相对的意义指向,只提供了供思维发散的点,可称之为定点型话题作文。定点型话题作文比定向型话题作文具有更加自由的发散性,它可以把思维触角伸向古今中外、四面八方。对于“风”这个话题,可以着眼于物化和虚化的双重涵义。搞清楚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