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写作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写作:“人才”与“奋斗”文题解读与作文升格.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写作:“生活的常态化和非常态化”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失败的意义”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写作:“走自己的路”文题解读与作文升格.docx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人才”与“奋斗”文题解读与作文升格
文题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人类发展史显示,就地理空间维度而言,科技与人才并不是均匀分布的。那些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往往集聚更多人才,产生更多创新成果。16世纪以来,世界先后形成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5个新科学和人才中心,带动了所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华罗庚、钱学森、陈景润、屠呦呦、袁隆平等“大先生”,以探索学术前沿的坚毅勇气和厚重的家国情怀,成为知识分子的榜样和楷模。特别是一代代坚守在特殊岗位“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优秀人才,一代代坚守在最基层、最艰苦、最一线的祖国最需要地方,在平凡岗位干着不平凡事业的优秀人才,以其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凸显着“国之大者”的品格。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结合材料,以“奋斗正青春,以才著华章”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读
这个题目的写作材料全部来源于中国青年报于2022年8月22日发布的新闻《国以才兴 让青年人才“万马奔腾”》。通过选取新闻
……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生活的常态化和非常态化”导写及范文
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疫情三年,我们努力把做核酸、不出门的生活“常态化”,原本的生活状态反而是“非常态化”的,但三年中有些东西正在成为习惯,正在“常态化”,比如勤洗手、戴口罩:今天,我们欢呼不必做核酸、能自由出门是生活的“常态化”,疫情下的生活转眼成为“非常态化”的。其实不仅生活有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人生有,社会有,国家民族历史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对于“常态化”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解读】
常态化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cháng tài huà,是指趋向正常的状态。今多用于指某事物更趋近于合情合理。
常态是指:“正常的状态”。“化”在这里是表示:后缀,加在名词或动词之后构成形容词,表示转变为某种性
……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失败的意义”(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下水作文+学生范文)
一、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假如你拜访了 10 名顾客,只在第 10 名顾客处获得 200元订单,那么该怎样看待前9次的失败与被拒绝呢?美国国际投资顾问公司总裁廖荣典说:“请记住,你之所以赚200元,是因为你拜访了 10 名顾客才产生的结果,并不是第 10 名顾客才让你赚到 200 元。而应看每个顾客都让你做了 200÷10=20元的生意。因此,每次被拒绝的收入是20元,每次拍都是这 200 元收入的一次加法。”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二、【写作指导】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中廖荣典先生的观见点让我们对成功与失败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失败并不都是惨重的付出或毫无意义,只要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失败,那么,每
……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走自己的路”文题解读与作文升格
考题呈现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定下心来,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而且要建立这样的一种自信,就是我们一定会把自己的事业办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十大报告提到: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增强了我们“走自己的路”的深厚自信。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走自己的路”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考题解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