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200字。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写出健全的、活泼的、代表人性、人民性的”作品,是宗白华苦苦追寻的艺术理想与美学目标。他认为:“人类最高的幸福在于时时创造更高的新人格。”而养成健全人格必需的途径是哲理研究、自然中活动、社会中活动。哲理研究即读书,有精深的学识,把别人的思想重复一遍,其流弊是渐渐把“自动研究”“自动思想”的能力消灭了。宗白华提倡读书,更提倡“向大自然的大书中读那一切真理的符号”,他认为“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认为艺术家对宇宙要有虔诚的“爱”与“敬”。社会中活动主要与时代、民族、人性相关联。宗白华说,文学是时代的背景,是民族的表征,是一切社会活动留在纸上的影子。他提倡“用深刻的艺术手段,写世界人生的真相”。
  以宗白华的理念观照当下文学现场的青年写作与自然文学,可以发现此中特别的价值。宗白华在《致(少年中国》编辑诸君书》中对青年写作有着深刻的思考。他说:“我们鼓吹青年,先要自己可以作青年的模范,具科学研究的眼光,抱真诚高洁的心胸,怀独立不屈的意志,然后做出鼓吹的文字,才可以感动人。”他同时还从青年本体出发,谈青年的人格涵养。他在《新诗略谈》中指出,要想写出好诗真诗,创作者要有人格的涵养,“养成优美的情绪、高尚的思想、精深的学识”。他认为那些极少阐发学理的文章,只能够轰动一些浅学少年的志趣,做酒余茶后的消遣品,于青年的学识见解毫无增益,并且还趾高气扬地自命为新思潮,实际上是个人主义的新思潮,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两个角度,或者说,从提倡者的人格涵养角度,从青年作家的人格和学识角度,重新辨识青年写作的深与浅、真与伪,也许能推动青年写作的经典化进程。
  自然文学是当下的一个前沿话题。自然与不自然的尺度、作家叙述的立场、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尚待厘清的问题。宗白华的自然观比较明确,他在《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中说:“艺术的根基在于对万物的酷爱,不但爱它们的形象,且从它们的形象中爱它们的灵魂。”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置放在和物的对话、对物的热爱中,而非对物的工具论中。他说,“我们小己在空间时间中是自然的一部分,自不能说是自然的创造者”,是以庄严敬爱自然为基础的。他不否认“人化的自然”,人类所接触的山水环境本是人类加工的结果,喜爱山水就是喜爱人类自己的成就。
  由宗白华的“自然观”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自然文学可作“兴”体的文学,即由客观物象引
  起主观情感的抒发,使物象成为思想感情的象征,“用审美的笔触描摹自然万物的表情与风情,表达对自然生态世界的深情”;自然文学可以区分“传统人类中心论”与“现代人类中心论”,后者包含着人类如何与人工的自然共存共生问题,也包含着科学技术时代如何构建一个新的生态体系的问题。
  宗白华在《看了罗丹雕刻以后》中说:“一个人的面目中,藏蕴着一个人过去的生命史和一个时代文化的潮流。”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作家的作品里,也蕴藏着一个作家的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审美理想,这些都是活泼的生活表现与精神的实化。
  (摘编自周红莉《宗白华:写出活泼的人民性作品》)
  材料二:
  谈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创作者走出书斋、片场,走到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以真听、真看、真感受的方式了解生活、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百态。“随物赋形”,首先要将“物”了然于心才能“尽物之态”,这就需要创作者深入所反映的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哲理研究,并在自然和社会中活动,可以养成健全的人格,写出健全的、活泼的作品。
  B.宗白华认为要想写出感动人的作品,必须具备科学研究的眼光、真诚高洁的心胸和独立不屈的意志。
  C.宗白华的自然观认为,人们对待自然应该以庄严敬爱为基础,而不是仅把自然看作有用之物。
  D.自然文学都是“兴”体的文学,能由客观物象引起主观情感的抒发,使物象成为思想感情的象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创作者要想充分了解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变旁观角度为亲历视角,生动细致地展现生活,必须走进笔下人物的内心。
  B.只要创作者与相关专家、业内人士、人物原型进行深度互动,就能保证作品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案例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C.历史题材创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理念,既能保证作品的历史真实性,又能加深读者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理解。
  D.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生活,并通过多元的形式深刻地感悟生活、理解生活,有助于创作者创作出形具神生的作品。
  3.下列选项,没有运用材料一中所说的“兴”的艺术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如何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坑道里的冲锋号(节选)   西元
  拉锯战持续着,不断有打残了的连队进入坑道。一天夜里,王大心接过电话,沉思了许久。他从记事本末页撕下半张纸,写了三五句话,又认认真真地盖上了红章子。他把小美叫到跟前说,这里有张任务条,你用布包好,揣在胸前。凌晨一时,你下山去,到五圣山一带找以下这么几个单位,有炮兵观察所,有一五五榴弹炮营,有师供给处••••••找到他们之后,你要告诉他们咱们坑道口的坐标。你重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