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70字。
3-1 蜀道难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型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D.月照花林皆似霰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对偶。
B.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
C.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
D.“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在李白之前,也多有人咏蜀地山川之险。
3.下列每组句子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 危:危险
开国何茫然 茫然:模糊难知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 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分别为蜀、秦二国的分野
青泥何盘盘 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C.使人听此凋朱颜 调: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不与秦塞通人烟 塞:阻塞
D.以手抚膺坐长叹 抚膺:抚摸着双腿
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4.下列对《蜀相》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无理而妙”的美学目标仍在于动人地抒情,而且是抒发那种情深一往的痴情,正所谓①________________,在表面的无理中把实际上可以理喻的丰富隽永的意义内容,蕴含于表面上看来不可理喻的矛盾的语言形式之中,使欣赏者感到诗的意象不是平板地模拟生活的常态,而有无理之理,奇趣无穷。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理而妙”的诗例俯拾即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诗人们违反常情、常理,对客观的事物,予以主观的想象改造,运用主观的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