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90字。

  12 《诗经》二首
  关雎
  教学目标
  1.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
  2.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和文学地位,领会其重章叠句的章法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把握这两首诗内在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重点难点
  1.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2.体会两首诗重章叠句的章法,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雎鸠和鸣,荇菜参差,琴瑟钟鼓,君子淑女……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着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更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为《诗经》首篇的《关雎》。(板书课题)预习检查
  1.给下列字注音
  睢鸠( jūjiū ) 窈窕( yǎotiǎo) 好逑(qiú) 寤寐( wùmèi) 芼( mào)
  2.解释下列文言词语。
  (1)关关:拟声词。
  (2)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3)淑:善良美好。
  (4)好逑:好的配偶。
  (5)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6)寤:醒时。
  (7)寐:睡时。
  (8)服:思念。
  (9)友:用作动词,表示亲近。
  (10)笔:挑选。
  3.翻译句子。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文静美丽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她成了空想,日日夜夜都在思念她
  4.文学常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现存305 篇。《诗经》有“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頌是指体例分类,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的。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作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三、走进文本
  1.《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懦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