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50字。
第二单元 7.2 秦腔 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散文文体特征,了解秦腔、秦地、秦人的基本特点。
2.分析文本内容,品味文章的重点句子,初步把握文中的描写手法。
3.了解秦腔文化的特点,提出关于秦腔之类传统艺术发展前景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文本内容,品味文章的重点句子。
难点:品读场面细节描写,体会秦人对秦腔的痴爱之情。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贾平凹出生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并在此生活了19年。以前,他曾多次写过商州,但他觉得,那是一种泛商州的概念,真正为棣花镇写的太少、太零碎。用他的话说,《秦腔》是为生他、养他19年,并与他纠缠到现在的棣花镇写的。
贾平凹难以掩饰对变革中的故乡之传统生存方式正走向消亡的痛苦。因为“故乡将不再是过去的故乡”,“我就是要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为农村说出真正想说出的话”。
《秦腔》中的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有人称这是种“还原式写作”。
(二)作者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风人,生于1952年。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
贾平凹的散文无论在思想意蕴、文化趣味还是语言表达上,都倾向吸取中国文学传统因素,崇尚简单古朴的风趣和静虚境界的营造。
代表作:《废都》《秦腔》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录》《天气》等。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比较道出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指出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
第二部分: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