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3610字。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等经典著作和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之中。现在,大量外国优秀文化产品进入中国,许多中国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
  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摘自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在唐代,中日文学交流空前繁荣。随着遣唐使团的来华,大量的唐代诗歌传入日本。其中,白居易的诗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日本汉学家大江维时编纂的唐诗名句选《千载佳句》中收录唐诗1110联,仅白居易一人之诗就占了535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等经典著作和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之中。现在,大量外国优秀文化产品进入中国,许多中国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
  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摘自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在唐代,中日文学交流空前繁荣。随着遣唐使团的来华,大量的唐代诗歌传入日本。其中,白居易的诗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日本汉学家大江维时编纂的唐诗名句选《千载佳句》中收录唐诗1110联,仅白居易一人之诗就占了535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是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B. 我们在不断继承创新中发展中华文明的同时,又要创造他国文明发展的条件,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C. 中日文化交流密切,在中国文学家中,白居易对日本文化影响最大,谱写了中日友好的璀璨篇章。
  D. 白居易感伤诗和闲适诗中远离官场、随遇而安、人生无常的心境引发了平安时代日本文人的情感共鸣。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佛教东传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B.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
  C. 材料二以《源氏物语》为例,论述日本平安时代文人对白居易的喜爱和崇敬。
  D. 川端康成的化用表明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平安时代之后依然深入人心。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 一项是(   )
  A. 钱钟书:“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B. 鲁迅:“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C. 泰戈尔:“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D. 季羡林:“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两则材料的论述视角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在中国文学家中”扩大范围,原文为“在唐代,中日文学交流空前繁荣。随着遣唐使团的来华,大量的唐代诗歌传入日本。其中,白居易的诗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是“在唐代”、“大量的唐代诗歌传入日本”。选项缺少限制导致扩大范围。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拜堂
  台静农
  黄昏的时候,汪二将蓝布夹小袄托蒋大的屋里人当了四百大钱。拿了这些钱一气跑到吴三元的杂货店。
  “你给我请三股香,数二十张黄表。”
  “弄什么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