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10字。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42分)
(本题12分)(2023??湖北武汉??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直达本质的核心思维是什么?
①电影《教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②我们总以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环境和机会,而事实上,面对同样的环境和机遇,思维方式不同,结果也就大相径庭。
③一对双胞胎兄弟,在相距不远的国道旁,各自开了一家饭店。开业后不久,两兄弟发现,虽然国道上车来车往,却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来吃饭。眼看生意要做不下去,哥哥对饭店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收效甚微。弟弟却什么也没做,只是在饭店旁边建了一间干净卫生的免费厕所,生意却一天天好了起来。原来,长途跋涉的司机们需要下车“方便”,而这些司机,刚好也是需要吃饭的“精准流量”。
④思维方式,实际上正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简单来说,人类的创造力,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来源:一种是逻辑推理,通过预设不证自明的公理,用大前提层层推导出小前提,不断演绎出新的知识;一种是直觉类比,不受明确的因果限制,在多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表象间,直觉到一种深层的相似性,通过“类比”产生出突破性的洞见。
⑤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长期推崇逻辑推理,忽略直觉类比。但是,世界著名的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在《表象与本质》一书中,却用大量的事实,动摇了这一成见,证实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直觉类比永远是人类决策过程的核心。
⑥近代许多伟大的天才,都是通过“类比”,取得一生最重要的突破,连最伟大的爱因斯坦也概莫能外。在爱因斯坦之前,“光的波动说”已经垄断物理学长达100多年,所有物理学家都对“光是一种波”坚信不疑。而爱因斯坦通过将光和水类比,在两种表象之间,看见了一种深层的相似性:水可以由波纹传播,但水同时也由水分子组成,光会不会也是如此?循着这种类比,爱因斯坦最终证明了“光子”的存在,开启了物理学“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认知革命。
⑦为什么类比对于创造如此有效?侯世达在《表象与本质》一书中写道:表象与表象之间,有一条通往深层的线索,而类比,是把多个线索连接起来的钥匙,让我们得以瞥见中心深处的东西。换句话说,类比是一种思维上的利器,通过运用类比,思考者能把原本非常复杂的表象降维至日常层面,从而轻易洞见其本质。侯世达发现,类比并不专属于天才。恰恰相反,类比是人类普遍的底层思维模型,只是每个人对它的掌握程度都有所不同。
⑧天才之所以具备如此丰沛的创造力,在于他头脑中可用来类比的“概念库”比普通人更为宽广。因此,当他们面对未知事物时,可以用类比选择性地唤醒脑中的概念,从而把原本非常深奥的内容降维,变得更容易理解。一个普通人同样可以通过拓宽自己的“概念库”、训练自己使用类比的能力,来获得超乎往常的洞察力、创造力,在工作、生活中做出更为明智、长远的决策。
1.(4分)下列对“思维方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不弱于环境机会等因素。
B.思维方式的得当有助于人们看透事物本质。
C.思维方式主要有逻辑推理和直觉类比两种。
D.思维方式之间的好坏优劣一直存在着争议。
2.(4分)下列对“直觉类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觉类比是人类认知本质与做决策的核心。
B.直觉类比直到近代才被科学家们广泛运用。
C.直觉类比是借表象间的特殊联系看见深层。
D.直觉类比在不同人群中的掌握程度不一样。
3.(4分)作者眼中,直达本质的核心思维是什么?如何强化这种思维?
(本题22分)(2021春??湖北襄阳??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
一双特别的手
①这是一双很特别的手。一眼望去,右手只有两根手指、半个手掌,拳头都攥不起来……但是,正是这双残缺的手,带给人前行的力量。
②这双手的主人叫史君高,他今年已经90多岁了。他年轻时是一名解放军战士,退伍后曾任山东省栖霞市唐家泊镇肖家夼村党支部书记。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玩耍时闯了祸犯了错,严肃的老书记从不大声呵斥,而是用这双我们那时觉得“可怕”的手挥一挥,我和小伙伴们就会认错离开。
③后来,我从长辈那里得知了这双手背后的故事。老书记参军时打了不少硬仗。一次战斗中,为了突破敌人的防御网,他把导火线剪去一块,扛起炸药包冲向碉堡。碉堡被摧毁了,他却不幸负伤,右手被炸断三根手指,腿上残留了炮弹皮。每每回忆起这浴血鏖战的烽火岁月,老人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