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40字。

  2023年福建省漳州市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全卷共6页,17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到答题纸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亲爱的同学:现邀请你开启本次“爱语文??共青春”之旅!一起穿行文海,沐浴书香,畅享人间真味吧!
  第一站 穿越千年的诗情与意趣(26分)
  活动一:书名句,寄乡情
  1.根据语境,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10分)
  来漳州吧!我们可以走进灵通岩,看“青林翠竹,    ①    ”,也可以登临望海角,观“秋风萧瑟,    ②    ”。霞光微醺的清晨,可以造访南山古寺,体会“山光悦鸟性,    ③    ”的禅意;暗香浮动的夜晚,可以漫步九龙江畔,欣赏“浮光跃金,    ④    ”的安谧。我们还可以寻访田螺坑,“    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远黛间瞥见土楼炊烟;也可以徜徉古山重,“    ⑥    ,水满陂塘”,花团锦簇里迎上潋滟笑颜。即使是冬季,漳州也绝无边塞“    ⑦    ,_    ⑧    ”的雪早风烈(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而是暖阳常伴,温情永驻。无论老少,皆惬享悠然时光,可谓是“    ⑨    ,    ⑩    。”(陶渊明《桃花源记》)。
  活动二:看春晚,晓国色
  2.观看春晚后,晓语同学整理了“国色”的相关资料,请帮助她加以完善。(9分)
  2023年春晚《满庭芳??国色》唱出了曼妙“秀色”。那么,颜色从何而来?其芳名又是何人所取?史料告诉我们:先人们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   )色彩,从植物和矿物中(   )颜料,并(   )它们雅致动听的名字。比如,玄色即    ①    (lí)明太阳将出未出时天空的黑里透红;绿沈就是西瓜皮颜色。“国色”不直接采用“青白黄赤黑”,而从中遴选出“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则是艺术表达“吉    ②    (xiáng)寓意和美之色相”的需要。其中,蓝色系用的群青,最早来自青金石,从丝    ③    (chóu)之路传到中国。它们已不只代表了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         ②         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发现 汲取 给予 B.发现 提取 赋予
  C.发明 提取 赋予 D.发明 汲取 给予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们已不只是色彩符号,还代表了千百年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
  B.它们已不只代表了沉淀下来的千百年的中华民族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
  C.它们已不只是色彩符号,还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审美意趣。
  D.它们已不只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
  活动三:见春景,解心语
  阅读两首诗歌,完成3~4题。(7分)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乙两首诗是唐代的作品,体裁是律诗,诗作均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点精描细绘。
  B.两诗首联均从大处落笔,甲诗写水天相接的西湖景,乙诗则以悲壮之笔写长安城。
  C.甲诗以“行”为线索,移步换景;乙诗以“望”字统领,既写景也写守望与期待。
  D.甲诗语言平易浅近,格调清新灵动;乙诗深沉含蓄。富有言外之意,颇耐人寻味。
  4.请结合写作背景,并依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将对话补充完整。(4分)
  晓语:在杭州任职的白居易,心中通透,所见之景自然可爱。你看。“乱花”烂漫,“浅草”鲜美,钱塘湖的春天饱含着生命的热情与初始的美好,简直可以治愈一切伤痛。
  晓文:不!杜甫的痛苦,是春天都无法治愈的。
  第二站 经典人物的理解与评价(22分)
  活动一:阅名著,善思辨.
  5.经典名著往往利用反差,塑造立体多面的人物。本期读书分享会以“名著中的多面人物”为主题,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人,分享阅读心得。(6分)
  A.唐僧(《西游记》)B.严监生(《儒林外史》)C.周恩来(《红星照耀中国》)
  要求:①指出人物具有“反差感”的两重性格;②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活动二:读古文,评侠士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题燕太子丹传后
  李翱
  荆轲感燕丹之义,函匕首入秦,劫始皇,将以存燕霸诸侯。事虽不成,然亦壮士也。惜其智谋不足以知变识机。始皇之道异于齐桓曹沫①功成荆轲杀身其所遭者然也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