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70字。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苏应林
  教学目标
  1.了解《孔雀东南飞》及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
  2.把握文中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梳理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形象,鉴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赋比兴等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法。
  4.体悟课文歌颂爱情控诉封建礼教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孔雀东南飞》及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丰富文化常识。
  2.把握文中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梳理故事情节,积累文言知识。
  3.分析人物形象,鉴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赋比兴等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法。
  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学习了《氓》,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设想? 在爱情当中,如果男子不变心的话,爱情的悲剧就能避免?在封建时代,男子的忠心是维持爱情的唯一因素。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民间传说《梁祝》 : 一个叫梁山伯的读书人,一个叫祝英台的士家女子,两情相悦却有缘无份,演绎了一出无奈的“化蝶”。他们两情相悦,却仍旧没能逃脱悲剧的命运。
  现实历史事件: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  然而,最终只能走向离异,一人早逝,一人一声嗟叹。他们,也不是因为不专一。
  可见,旧时代,婚姻大事半点由不得自己。
  知书论世,积累常识
  一、乐府
  1.汉代的音乐机关:“汉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
  2.一种音乐性诗体: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统称“乐府”或“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二、《孔雀东南飞》简介
  1.《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不详。(见注释)
  2.《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3.本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与《木兰诗》以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成为“乐府三绝”。
  三、创作背景
  1.汉时,儒家的伦理纲常占据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2.《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可见,封建社会里做人难,做媳妇难上加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文言字词句
  (一)文言句式
  1.为仲卿母所遣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2.誓天不相负   宾语前置,“相”代指刘兰芝
  3.君既若见录    “见”代指刘兰芝,宾语前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