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1670字。
2022-2023-2 学期 3 月月考试题高二语文
说明: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所有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屈原的人格美
林庚
一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 在此之前我们只有《诗经》一类的民谣,而且都不知道谁是作者。作者的人格既少表现, 所以作者不为人所重视, 也不会使人发生兴趣。屈原是第一个改变了这种趋势的人,他使得诗坛上从此有了诗人, 他在诗之外争取了人的地位; 人不仅是诗的材料, 而且人本身就是诗——这就是屈原首次带到诗坛的事件。
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无疑表现在他的作品上;然而我们今日提起《楚辞》,或提起屈原,这诗人所唤起的印象要比那些作品更集中、更明快。历史上无数的诗人正是为这个追求而努力,陶渊明、 李太白、杜子美, 都因此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从那些作品里认识了诗人之后, 诗人便成为一首无言的诗; 我们因此感觉到一个人格的存在,一个更明快、更无尽的力量。这人格是一切诗人共同的向往,诗坛才成为一个人生的修炼所。
二
屈原伟大的人格, 正生在一个热情求真的时代, 先秦诸子思想的光芒,使人生从此成为一个崇高的醒觉;在这些光芒当中, 屈原所受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的, 毋宁说更是感情的。有人以为屈原是儒家。然而孔子所最崇拜的周公, 屈原却一次也没有提到过; 孔子所最提倡的中庸之德,屈原更是背道而驰。屈原与孔子性格完全相反,然而屈原却与儒家的另一个思想家性格相投,那便是孟 子。
孟子的思想形态是“浩然之气”。而屈原所谓的“中正”,便是孟子的“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写诗的人,他的出现标志了“诗人”这一概念的产生。
B. 屈原与孟子在理智与思想上不一定相同,但是他们性格相投,都拥有真诚的情感。
C. 屈原的《楚辞》及其伟大的人格创造了先秦之后独有的文化高潮—— 灿烂的盛唐文化。
D. 屈原对于污浊的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其哲学思考中的理性成就了他的伟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诗人人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优秀的诗人本身就是一首无言的诗, 读者通过作品认识诗人,感受其人格的存在。
B. 无数的诗人都向往着伟大的人格,因为相较于作品,伟大人格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C. 诗人的人格具有一种明快而无尽的力量,这力量能唤醒向往真理、追求觉醒的人们。
D. 诗人伟大的人格焕发出一种诗意的美,于是伟大的人格本身成为一首美丽的诗,
3.下列《屈原列传》中关于屈原及其作品的表述,不能直接印证本文中屈原“伟大的人格”的一 项是( )(3 分)
A. 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B.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C. 其文约, 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D.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4. 文章第二部分的论说运用了哪些对比或比较?依据文本,简要概述。(6 分)
5. 影响屈原伟大的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材料内容,分条梳理。(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红岩(节选)
罗广斌 杨益言
“五十七……五十八……”
寒风细雨中, 守望在女牢门边的人们, 在黑暗中仰头看天, 仔细分辨着飞机越过高空的嗡嗡响声。“还在向台湾盗运!今晚上又飞走了五六十架…… ”孙明霞深思着,“敌人慌慌张张,飞来飞去,一定是解放军快进川了!”
牢门边突然掠过一个看守员的身影,孙明霞一翻身便向门边走去。“ 江姐!”孙明霞惊喜地叫了声,“又有信来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