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70字。
《写作:学习抒情》课堂实录
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写得感动人,必须在“情”上下功夫,“情动”才能“辞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抒情。
环节一 抒情
抒情,即抒发感情,是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说某篇文章感人,往往是因为它富有感情,能打动读者。
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语段中划线句子抒发了什么情感?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猫》
这个语段出自七年级上学期的文章《猫》,语段先叙述李妈和我发现一只黑猫吃黄鸟,在此基础上我意识到自己误解了第三只猫。划线句直接抒发“我”的悔恨、愧疚、难过之情,是作者的真切感受。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第一段文字。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语段写到这里也交代了我误解了第三只猫我认识到自己犯错了。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同学们应该记得这篇文章写了我总共养了三次猫,对第三只猫的亡失要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为难过得多,因为是我判断的过失,冤枉了一只不会说话、不会辩诉的小生灵。因此我的良心受到了刺激,我的暴怒、虐待对自己有了自我谴责,这是文中我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因此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才不由自主抒发情感,并引发我的反思,升华文章的主旨,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小结: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升华主题。
环节二、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下面让我们阅读下列课文选段,看看这些片段抒发了什么情感,作者是怎样的抒发感情的?
这些片段同学们应该都很熟悉,是我们前两个单元刚学习过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片段,思考它们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什么情感。先看片段一,选自《黄河颂》,这个片段直接与自己叙述对象进行交流,对黄河以“你”相称,显得更加直接和迫切,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敬仰,对黄河哺育下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很明显这是直截了当抒发自己情感的文字,我们称之为直接抒情。
再看片段二,选自《土地的誓言》,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和第一个片段一样,也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以及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之情,期盼家乡能解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