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580字。

  语言文字运用Ⅱ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雨水虽然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小节气”,既不属于“四立”“二分”这些“大节气”,也不能与“中秋”等传统节日相提并论,①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节气气温回暖,冰雪融化,雨水渐增。雨水与谷雨、小雪、大雪一样,②         ,体现了农业社会人们对气候的观察,对降水的渴盼。
  中国是农耕社会,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因此雨水节气对于农事非常重要。风调雨顺,春雨充足的气候,③         ,农谚有“雨水有雨庄稼好,大麦小麦粒粒饱”的说法。然而在很多时候,春雨来得并不及时,春旱现象时常发生。春旱对春耕、春种十分不利,“雨水不落,下秧无着”……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春耕都需要雨水的滋润,因此人们在立春之后也会格外期盼雨水的到来。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用了农谚,请根据语段内容,分析其作用。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敦煌,是一条跨越东西的伟大历史桥梁。在丝绸之路上,敦煌是耀眼的明珠。它联结着东西方,串联起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和古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今天“一带一路”的概念,其实早已绵延千年。这条路,张骞走过,玄奘走过,不同国籍的商人们和将士们也走过。敦煌,是一道跨越千年的时空之门。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春风不度玉门关",但是今天若想通过画面而非文字来了解大唐盛世,________________。当古代的文明被时间的长河淹没,敦煌,就成了一个可由当代进入古代的密室。敦煌,或许不是古代文明的最高峰,却是我们观察古人的难得视角。
  敦煌,是一个古人绘制在墙壁上的"理想国"。那一个又一个洞窟,是古人幻想中的美好精神世界。对于一代一代画师而言,外界的困境或人生苦难都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开采敦煌本地的矿石和挑选丝绸之路上运输的宝石,找出其中最为绚烂的色彩,把心目中的美和对未来的想象绘制在泥制的岩石洞窟中。比起现实世界的不确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