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30字。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积累(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山林之中,松风飒飒。溪水清澈见底,涧边树丛深处,一声声清亮婉转的黄鹂鸣唱在翠绿的叶子上跳跃,(滚落/滑落)在山涧溪流之间。
“梅花三瀑”,一沟三瀑,飞花漱玉,或飞流千尺,或层层叠叠,或潺潺缓流。穿越三公里梅花谷,听鸟鸣,闻涛声,观奇石。累了,席地而坐,观清流激湍,畅叙幽情,体验泉声咽危石,甚是惬意。
寒冬时节,漫山金黄,虬枝盘结,山路旁、悬崖边、溪流上,到处是盛开的蜡梅。空气中(流淌/流溢)着时淡时浓的清香,沁人心啤。穿行其中,发梢衣袂都濡染上梅香。若有飞雪,约上雅友, ① , ② ,又是一番雅事。
大山的雄浑与高峻,森林的宽阔与博大,溪流的澄澈与恣意,尽在于此。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③ , ④ 。这是沧浪山的哲学和道法。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婉转 惬(xiá)意 B.沁人心啤 衣袂(miè)
C.蜡梅 濡(rǔ)染 D.高峻 恣(zì)意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滚落 流溢 B.滑落 流溢
C.滚落 流淌 D.滑落 流淌
3.在文中四处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煮酒品梅 ②踏雪寻梅 ③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④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B.①踏雪寻梅 ②煮酒品梅 ③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④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C.①踏雪寻梅 ②煮酒品梅 ③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④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D.①煮酒品梅 ②踏雪寻梅 ③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④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元代,伴随着济州河的开凿和漕运的发展,特别是大运河,济宁建造了城池,形成了城市。
B.初中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余万字。
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努力,见证着新时代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担当与作为。
D.航天英雄们在圆满地完成飞行任务后凯旋而归。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选自苏轼《晁错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达于汉阴 阴:指水的南面 B.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C.决大河而放之海 河:河流 D.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 患:祸患
6.下列句子中,加点“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方其功之未成也
A.其真无马邪 B.安陵君其许寡人
C.其喜洋洋者矣 D.择其善者而从之
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文中愚公和禹,从事的都是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的伟大事业,都取得了成功。
B.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这两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