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670字。
liguilin1970文言文阅读之双文本阅读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骊姬谮申生于晋献公,公将杀之。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上》)
材料二:
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胜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此兵围之。白公胜谓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胜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胜,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
(节选自《说苑•立节》)
1.文中画波浪线的地方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子A与B吾C吾D与E子F分G楚H国I子J不K与L吾M子N父O则P死Q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文中通“盍”,指何不,与《庖丁解牛》中“技盖至此乎”的“盖”意思不同。
B.爱,文中指吝惜,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意思不同。
C.士,文中指品德好、有学识的人,与《过秦论》中“六国之士”的“士”意思不同。
D.劫,文中指劫持,与《苏武传》中“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的“劫”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骊姬僭越,晋献公想要杀了她。公子重耳劝申生向父亲说明情况,申生认为晋献公会伤心,坚持不这样做。
B.申生觉得晋献公年事已高,儿子的年龄尚小,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于是恳求狐突出山为晋献公出谋划策。
C.申鸣认为做官的人,身体属于君王,而俸禄归于亲人。既然选择了在朝为官,侍奉君王,就应该以身殉国。
D.白公胜被申鸣派兵包围,他忌惮申鸣是名冠天下的勇猛之士,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更好,向石乞寻求突围之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2)援桴鼓之,遂杀白公胜,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
5.申生与申鸣在尽孝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①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