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40字。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
中华民族之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式审美”曾经独领风骚: ① (A.琳琅满目 B.鳞次栉比)的汉代工艺品、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 ② (A.目不暇接 B.美不胜收)的宋元山水画 ③ 它们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美的符号,也引来其他国家竟相追逐。我们借着“中国式审美”这束光,翱翔过去的历史中捕捉养分,博取新知 ④ 也借着这束光,一同审视当下,洞见未来,照亮前路。中国因为有着美丽独特的自然风光,所以有着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重拾“中国式审美”,也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当下,面向未来。
1.关于下面的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篆书
2.请结合语境给文段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成语,把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1) (2)
3.在语段③④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 B.。 ; C....... ; D. …… ,
4.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5.古诗文默写填空。(7分)
(1)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
(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4)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用“ , ”直接刻画孙权的年轻有为,借此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的理想。
(5)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 ,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落英缤纷 缤纷:繁多的样子 B.阡陌交通 阡陌:田间小路
C.咸来问讯 咸:全,都 D.便要还家 要:要求
7.作者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你认为桃花源的美好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8.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样写有何目的?(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员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
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
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长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日: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滿,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二一觞一咏,亦足以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