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260字。
苏州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调研试卷
语 文 2023.04
注意事项:
本卷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中国文论话语的“修辞立其诚”,“修辞”当取何意?根据《周易》“卦辞”、“爻辞”,《文心雕龙》“祝史陈信,资乎文辞”、“修辞立诚”,“辞”取“文辞”意。“修”字貌似浅显却张力弥满。《说文解字》释“修”曰“饰”,有“拂拭”“去其尘垢”和“文饰”“加以缛采”两重含义。如果将“修”的对象锁定为“内”和“外”,或“心”与“文”,则第一重含义是对“内”、对“心”而言的。亦如儒家思孟一系的心学表述,重视内在之“质”,“修省”“反身而诚”。“修”的第二重含义对“外”、对“文”而言,在“质”的基础上强调“文”,强调打磨、装饰和匠心,追求尽善尽美的艺术作为。由此可见,“修”字概括了中国文学两种表达范式,即偏向自然与倚重藻绘两个维度,偏重于反求内心之真与倾向于追逐外饰之美两条路径。“修辞立其诚”中的“修辞”亦因“修”的两重含义、两个维度、两条路径对中国的文学真实观念产生影响:“修省”与“修饰”之间的张力就是文学表达中“真”与“美”之间的张力,就是既要穿过语言的文饰而抵达“真”与根本无法穿过语言,甚至只能宿命地在语言之中朦胧其“真”、文饰其“真”这两者之间的张力。中国文学真实观念实在“饰”与“拭”、“诚”与“辞”的沉浮起落、矛盾紧张之中展开。
“立诚”在语义上也有迷人的内在紧张。《尔雅》训“诚”为“信”,真实诚笃。“诚”还指虔诚。《礼记》:“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诚”的信、真实诚笃、虔诚诸义,皆经验性的“诚”。与之相对应的是,真理性的“诚”,既是天地之本质,又是人间常道,具有不容置疑的真理性,与“道”相近。《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就中国文论而言,经验性之“诚”与真理性之“诚”,一者归趋文学之审美属性,叙述自我、体认自身,偏于抒情言志的经验真实;一者引领文学仰望、融入天地人间之道,偏于以担当责任、传承道统、捍卫人间秩序为现实标的之真理真实。
厘清“修辞”与“诚”各自的含义,还须剖析“修辞”与“立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这个关系的实质是“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单句还是两个单句。仅在《周易•乾卦》中逡巡,答案难觅,应当在更大的空间里探究“修辞立其诚”确切的内部关系。从传统之总体倾向和先秦其他文献组成的大视野中看,“修辞”与“立其诚”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合一”关系,即“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单句而非两个单句,是一事而非并列之二事。在“诚”与“辞”之关系中,“辞”从属于“诚”,“辞”以“诚”存。所谓“修辞立其诚”,就是以文辞之修饰或修省实现对内心经验性或者宇宙人间的真理性的表达。
(摘编自姜飞《修辞立其诚——中国文学真实观念的历史和结构》)
材料二:
“修辞立其诚”中“修辞”何指?孔颖达从“居业”的角度将其释为“修理文教”。“文教”为“文治教化”,含有政、教两方面的含义,不是一般的语言修饰,而是一种职务活动。从“修辞立其诚”的出处《易传》来看,修辞是从巫史的作辞、正辞、用辞发展而来, 并且《易传》所云之“辞”,是圣人用来揭示卦爻的特定含义的语言,它不仅包含着圣人对卦爻的深刻理解, 而且反映出圣人关注社会与民生的思想情感。由此可见,修辞也是圣人职守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国文论话语中,“修辞立其诚”中的“修”的两重含义、两个维度、两条路径,使中国的文学真实观念充满张力。
B.在中国文论话语中,“诚”包括经验性与真理性含义,使得“修辞立其诚”中的“立诚”在语义上有迷人的内在紧张。
C.对“修辞立其诚”作寻本探源考察,“辞”并不是普通的语言修饰,而是指圣人理解、揭示卦爻含义的一种职务活动。
D.按照孔子原意,“修辞立其诚”谈的既有道德问题,也有语言问题。就语言来说,它与中国修辞学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对“修辞立其诚”的含义作了解释,不过二者的观点并不相同。
B.文学表达中“真”与“美”之间的张力,使得中国文学的真实观念永远无法实现。
C.“诚”两种语义,分别引领了中国文学偏于抒情言志和强调责任道统的两种真实。
D.中国人对立言的重视以及敬言、谨言、慎言的传统,与“修辞立其诚”不无关系。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修省言辞,诚所以立也;修饰言辞,伪所以增也。”
B.“修辞立其诚,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
C.“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
D.“君子修其词立其诚,生以比兴宏道,殁以述作垂裕,此之谓不朽。”
4.请结合材料,说说姜飞、王齐洲两位学者对于“修辞立其诚”理解的异同。(4分)
5.有学者认为,屈原作《离骚》是“修辞立其诚”的典范。请根据《屈原列传》第3段,结合
材料一关于“诚”的论述,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土
王鼎钧
华弟从一片白茫茫中醒来,他看见自己半埋在白茫茫里。忽然想起离家逃亡,沿途白茫茫都是积雪,路旁雪堆里插着许多尸体,同路胆子大的人敢弯下腰去看,看其中有没有相识的亲友。而现在,白茫茫中,一对乌黑的眼珠也在俯下来看他。
“怎么回事?”他一惊。
乌眼珠一转,远了。那是一个护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