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260字。
赣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保护隐私,人们发布照片或视频时,会打上马赛克覆盖人脸关键敏感信息,但这种模糊处理的方法正面临挑战。不久前,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套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可以识别图像或视频中隐藏的信息。让人担忧的是,研究人员用到的只是通用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并非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的"黑科技"。研究人员不是为了窥探隐私而来,但这项研究向人们警示了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风险。人类正加速走进人工智能时代。与互联网相比,人工智能更需要数据的支撑。可以说,人工智能总体上由数据驱动,没有数据,它无法进行配对训练、识别、预测,也就不能理解人们的需求,人们也享受不到精准、智慧的服务。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被收集、被分析,信息泄露的风险随之增加。
技术更新迭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们不能因隐私问题而因噎废食,但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能以牺牲隐私权为代价。未来智慧生活中,高度智能化与高度隐私安全如何兼得,笔者认为,至少应当遵守三条原则,即收集要授权,使用有界限,存储应保护。
人们有时必须把一些信息让渡出去,才能享受到智能化的服务。从一定程度上说,人工智能时代人的"透明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必须明确,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收集、利用个人信息时,需先得到用户授权。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即知道哪些信息被收集以及选择是否让渡。此外,所有信息应归属于用户本人,诸如互联网公司等商业机构只是"借用",它们所拥有的应当是数据分析的结果,而不是其所有权和处置权。
即便获得授权,信息收集方也不得滥用用户赋予的数据。人们提交车辆位置信息,可能是为了获得智慧交通出行服务,而不是受到门类繁多的车险产品骚扰;人们完善资料,填写收入、职业信息,可能是为了完善信用体系,而不想接收来路不明的理财信息。信息收集有度,使用也应有边界。而对于敏感的密码、指纹、签名字迹、人脸特征等身份认证信息,更应该有明晰的界限,除特定的情况并征得用户授权外,用户本人应绝对掌控,信息采集方也无权违规使用。
保护隐私,信息收集方也要承担起保障数据安全的义务。国家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就明确提出了"谁收集、谁负责"的原则。数据已经成为优质资产,过去因为系统漏洞或防护能力不强等原因,一些知名互联网公司都发生过黑客入侵,造成大量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的事故。这种现象不应再重演。
应当看到,人工智能并非隐私保护的天敌。利用得当,它还能成为保护隐私的利器。比如,基于行为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检测出恶意软件,通过机器学习还能及时检测异常网络流量行为,预警黑客入侵,从而提升网络安全防御水平。
当然,搭好隐私保护的屏障,用户也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在一些网站上提交个人信息;要访问正规的网站,避免被钓鱼网站骗取个人信息等。只有明确权责,各方协同,人们才能真正畅快无忧地享受人工智能的便捷。
(摘编自喻思南《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以牺牲隐私权为代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离不开数据的支撑,但是一旦数据被收集、被分析,也就意味着个人信息会被泄露。
B.为了享受到智能化的服务,用户需要让渡个人信息,但是用户对此应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C.一些知名互联网公司被黑客入侵,大量用户隐私数据被泄露,说明信息收集方存储保护不力。
D.只要访问正规的网站,提站上提交个人信息,就能保护好个人隐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研究人员用通用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就可以识别图像或视频中隐藏的信息这一事例引出话题。
B.文章第五段列举人们提交车辆位置信息、完善资料等事例,是为了论证信息收集要授权、使用有界限的观点。
C.文章从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三方面,论述在人工智能时代兼顾高度智能化与隐私安全的原则与做法。
D.文章最后一段主要从用户的角度概述人工智能时代隐私保护的做法,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人们通常会通过打马赛克的方式对发布的照片或视频进行模糊化处理,但现在这种做法已不可靠。
B.在未来智慧生活中,需要兼顾高度智能化与高度隐私安全,让不断更新迭代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C.互联网公司等商业机构可以对收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它们可以拥有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及信息所有权和处置权。
D.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是隐私保护的天敌,也能成为保护隐私的利器,最终结果取决于人工智能能否利用得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随着“低碳环保”的发展,国家愈发重视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作为清洁能源之一的风电,成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产业,并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2021年2月,《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并提出外送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优先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