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题,约19040字。
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并且形成一门学问——“红学”。
《红楼梦》研究源远流长,虽然在历史上可以划分出几个时期,出现过几个高潮,但是红学一直没有间断,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历史特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学研究的主流依然是自胡适以来的考证派,以红学大师周汝昌、冯其庸为代表,以专家、教授、学者为骨干,几乎囊裹了红学研究的全部精英。翻开这一时期的《红楼梦学刊》,基本是他们的文章。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持反对意见的如戴不凡、欧阳建先生,虽然在观点上不一样,但其论证方式也是考证派一路。考证派确定了曹雪芹的著作权,以自传说代替其他假说,以写实说代替影射说,并试从作者的有关史料来释解作品研究。其主要方向是,曹雪芹的家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红楼梦》版本、作者,脂砚斋批语以及《红楼梦》诗词、典故、医药、典章等细节。
其次是文本研究派,以台湾的余英时、香港的梅节、大陆的李希凡等为代表,近年来许多教授、研究生也都加入了这个行列。文本研究包括《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人物、诗词、文学比较、文化背景等。在这些方面也有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与在几次红学研究会上大家的呼吁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就是异军突起的索隐派,索隐派的手法是把《红楼梦》中的故事说是隐喻历史上的真事,真正使红学再次出现高潮的正是索隐派的再次崛起。首先是霍国玲姐弟的《红楼解梦》,据说是找到了《红楼梦》的真谛。其次是土默热先生的《红楼梦》作者“洪升”说,无论在网络还是出版界,现在都很热。还有刘心武的“秦学(研究秦可卿)”,通过电视的传播和出版界的推波助澜,现在还方兴未艾。其他如南明说、石涛说、朱琏说等等不一而足,但尚未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国台湾学者蒋勋的《细说红楼梦》提倡“回归文本”的阅读。之前百家讲坛讲解《红楼梦》的时候,是一个人物一个人物介绍的,而且在介绍的时候加入了很多《红楼梦》小说中没有的东西。比如,刘心武在百家讲坛上曾经分析秦可卿可能是皇族之后,讲宝玉在进入她的房间以后看到的武则天的镜子,赵飞燕舞过的金盘等屋内装饰,说秦可卿屋子里装饰的都是暗示秦可卿皇家高贵的身份,从中又推演出许多关于秦可卿身世的揭秘。蒋勋先生说,他希望大家关注《红楼梦》的时候能更多地关注《红楼梦》文本本身。
蒋勋先生在讲解的时候,把每一章回当作是一个短篇来讲解。蒋勋先生分析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技巧,用词的精妙。《红楼梦》很多句子都很简短,简单几个字就把人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例如,宝玉“猴”在王夫人身上;“门子听说,方告了座,斜签着坐了”。蒋勋先生每次的讲解都是先读《红楼梦》文本,一边读,一边欣赏文本本身的精妙。《红楼梦》中出现了很多人物,各个人物的性格阶层都有所不同。曹雪芹在描写每个不同的人物的时候,他都化身为人物本身,描写的时候也用贴近不同阶层的语言,作诗也是符合各个人物的文采、性格。所以蒋勋先生在讲解的时候经常说,你把前面的名字盖住,只通过语言,你就可以知道这是谁在讲话。曹雪芹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在描写每个人物的时候都没有加入自己的喜恶,他对每一个角色都怀着同情之心在描写。
(摘编自《回归文本读〈红楼梦>:从蒋勋的细说〈红楼梦>说起》)
材料二:
许多人会问,《红楼梦》十二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林语堂说:最喜欢探春,最不喜欢妙玉。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反复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学”研究源远流长,一方面源于《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历史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流派纷呈、研究者众多。
B.考证派研究涉及版本学、“曹学”、文学等方面的考证,他们研究的观点、方法大同小异,代表人物有周汝昌、冯其庸等。
C.林语堂最喜欢十二钗中的探春,是因为探春是他推崇的重视个人自由意志、努力为生命突破环境限制的生命典型。
D.《红楼梦》中宝玉尊重每一个生命,在他的心目中,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区别,都应该被尊重、欣赏,欢喜与赞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90年代之前,索隐派研究是红学研究的主流,后刘心武等人借助网络、电视和专著的出版,使式微的索隐派重新崛起。
B.蒋勋提倡的“回归文本”的阅读,实际上是源于文本研究派一脉,《红楼梦》中的思想、艺术、人物、文学比较等是其研究的抓手。
C.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众人没有“嘲笑”,就像用“贤袭人”“慧紫鹃”表达对二人欣赏一样,因而他不可能不喜欢妙玉。
D.《红楼梦》的意义在于读者能从多个阶层和多种生命形态之中,观照现实的生活,阅读自己的人生,从而获得一种仁爱与成熟。
3.结合《红楼梦》,下列各项不能支持材料一中“只通过语言,你就可以知道这是谁在讲话”的观点的一项是( )
A.“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自扮丑角,甘当“喜剧演员”,给大家带来了纯粹的欢乐。
B.“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听到袭人如此体贴的话,宝玉已将疼痛丢在九霄云外了。
C.“她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宝钗评价黛玉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天那些情景都表现出来了。
D.“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可见妙玉清高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
4.蒋勋提倡的回归文本阅读《红楼梦》有什么价值?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5.材料一中认为“曹雪芹在描写每个人物的时候都没有加入自己的喜恶,他对每一个角色都怀着同情之心在描写”。请根据《红楼梦》中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具体分析曹雪芹对赵姨娘的“同情之心”。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狗之晨①
老舍
东方既明,宇宙正在微笑,玫瑰的光吻红了东边的云,大黑在窝里伸了伸腿,把嘴更往深里顶了顶,稍微一睁眼,只能看见自己的毛。
“大黑!”
老太太!大黑的灵魂是在她手里拿着呢。假如不服从她,而她三天不给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