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3250字。

  2023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古有君必有臣,犹之有饮食之人必有庖人也。”要吃,就要有制作食物的人,古代将以烹调为职业的人称作庖人,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厨师。庖人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之一,他们的劳作、他们的成就,理应得到公正的评价。
  历史上的厨师,有因厨艺高超而得高官厚禄的。据《后汉书•刘圣公传》,更始帝刘玄时所授官爵者,不少是商贾乃至仆竖,也有一些是膳夫庖人出身。由于这做法不合常理,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所以当时长安传出讥讽歌谣,所谓“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历代庖人更多的是服务于达官贵人,做官机会不会太多。庖人立身处世,靠的还是自己的技艺。庄子津津乐道的解牛庖丁,是以纯熟刀法见长。中国烹饪从古至今,以细腻的刀工作为主要传统之一,到现在烹调菜品高下的评定,刀工仍被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古时讲究刀工,可由南宋人曾三异《同话录》记述的一次厨艺表演得到证实,“有一庖人,令一人袒背俯偻于地,以其背为刀几。取肉一斤许,运刀细缕之。撤肉而拭,兵背无丝毫之伤”。这样高超的厨艺,不经长时间的苦练,是不可能掌握的。有了这样的绝活,自然就受人尊重了。
  历史上以烹饪为职业者,大体以男性为主。《周礼》所述周王室配备的庖厨人员近两千人,直接从事烹调的女性一个也没有。唐宋时代,出现了较多的女厨,不论在酒肆茶楼,还是在皇宫御厨,都有主掌烹调的职业妇女的身影。有幸为皇上烹调的称为“尚食娘子”,为大小官吏当差的则称为“厨娘”。使用厨娘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浪潮,这浪潮在京都涌起,远及岭南。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四块厨事画像砖,描绘了厨娘从事烹调活动的几个侧面。砖刻所绘厨娘的服饰大体相同,都是危髻高耸,裙衫齐整,焕发出一种精明干练的气质,甚至透出一缕雍容华贵的神态。这些画像砖出自宋代墓葬,宋人在墓中葬入厨娘画像砖,表明他们即便生前不曾雇用厨娘,也希求死后能满足这个愿望;或者生前有厨娘烹调,也希望死后依旧有厨娘侍候。
  在画像石上大力描绘厨师的烹饪活动,表明古人对从业人员的看重。不过无论古今,轻视厨师的言论也是有的,有偏见,也有误会。例如古有“君子远庖厨”一语,不少人将其理解为是君子就别进厨房,好像杀牛宰羊就一定是小人似的,这是误解。到了今天,实在不该用一种被误解了的经典,自命为什么君子,天天追求美味,却又看不起创造美味的人们。
  (摘自王仁湘《中国古代的庖人与厨娘》,有删改)
  材料二:
  “齐”在古书里有两个常用的意思,一个是“整”,一个是“平”。所谓“整”,是在综合里看到的,按照应有的结构全盘整合,就是齐整。所谓“平”,是在比较里看到的,得到各种成分内在的均衡,就是平齐。从烹制来说,“齐”就是后来的“剂”,也就是配方,相当于今天的药剂;不过,古代的“齐”,包括的内容更多一些,除了食材及其份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庖人做官的机会不多,但古代也有厨师进入仕途的,例如“灶下养,中郎将”,正是这一现象的体现。
  B.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画像砖上,厨娘从事烹调活动时风度翩翩,这些画像砖入墓,也印证了上文所言的“浪潮”。
  C.“君子远庖厨”这句话是对庖人极大的偏见,杀牛宰羊的不一定是小人,追求美味者不该看不起创造美味的人。
  D.“整”和“平”的含义应当相对照来理解,“整”是全盘整合,“平”是内在均衡,二者统一于“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是男性庖人还是厨娘,都是饮食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之一,都应得到公正的评价。
  B.“范”是“齐”的实现方式,是烹饪的成功经验和范例,但也并非是唯一的标准。
  C.两则材料都提到《周礼》对庖人或饮食的记载,可见饮食是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两则材料都与饮食文化有关,材料一围绕厨师来谈,材料二主要谈饮食中的“齐”与“和”。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夫君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周易》象辞)
  B.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先生开药方。(民间谚语)
  C.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
  D.饮过度者生水,食过度者生贪。(《慎子》)
  4.材料二第一段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阐释“齐”的概念的,请简要分析。(4分)
  5.有人认为,饮食文化的失落本质上是“人”的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应当如何发扬中国传统烹饪饮食文化。(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抉 择
  张爱国
  客栈的门被轻轻敲了一下。我爷爷大惊,紧捂口鼻,一只眼贴上门缝。外面,除了风雪声,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见。
  “张老板,在吗?我从城外来。”声音很低也很平静。听到“城外”,我爷爷不知道怎么就拉开了门。来人不高,不胖,很精干,握住我爷爷微微颤抖的手,低声道:“谢谢同志。哦,我可以称呼您同志吗?”
  我爷爷略显迟疑:“长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