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40字。
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九年级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a一首朝气蓬勃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它传遍了大江南北,几代人哼着它度过烂漫童年。( )的是,这首歌就诞生在黄石,写的就是黄石的春天。眼前的山水就很好地quánshì了这首歌创作的动因。
①翻开地图,黄石襟江带湖、依山傍水的山川形胜众所周知。绵延于湘鄂赣三省边境的幕阜山脉,在其境内矗起山峰400多座,形成河港400余条,留下湖泊250余个,b城在山里,水在城中,山环水绕,造就了许多美好景致。
紧邻市区的黄荆山脉延至江边,突起一座峰峦,以悬崖挺立之势直入江心,犹如孤堡èshǒu,这就是天下闻名的西塞山。让“西塞山”名扬天下的不仅有张志和耳熟能详的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还有刘禹锡的传世名作 “西塞山怀古”。诗人自夔州顺江而下,游历西晋名将王濬破吴的各个战场,将西塞山视为平吴的关键,攻下西塞山,便一路( ),直取东吴都城建业。
循着诗人的足迹,游者也登上西塞山。 。
② “吴头楚尾”独特的地理条件使西塞山成为兵家争夺,也成为文人墨客钟情之所。历代文人在此留下诗文不下200篇,d西塞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诗歌之山。③后世文人争相改编、品鉴与传唱《渔父词》,是一道文坛奇观,也是黄石潜移默化的文化血缘。诗人们留给黄石的,④虽是长久的文化记忆,更是美丽的乡愁,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绵绵动力。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 2023年3月31日)
1.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诠释 厄守 B. 诠释 扼守 C.铨释 扼守 D. 铨释 厄守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无人问津 势如破竹 B.无人问津气贯长虹
C.鲜为人知 气贯长虹 D.鲜为人知 势如破竹
3.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 ①处修改为“翻开地图,襟江带湖、依山傍水的黄石山川形胜众所周知”。
B. ②处修改为“独特的‘吴头楚尾’地理条件使西塞山成为兵家争夺”。
C. ③处修改为“后世文人争相品鉴、改编与传唱《渔父词》,是文坛一道奇观”。
D. ④处修改为“虽是长久的文化记忆,却是美丽的乡愁”。
4.文中abcd四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的一项是( )(2分)
A.a一首朝气蓬勃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B.城在山里,水在城中,山环水绕,造就许多美好景致。
C.还有刘禹锡的传世名作“西塞山怀古”。
D.西塞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诗歌之山。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登上峰顶北望亭 ②时不时还有锦鸡等野物出没
③途中随处可见如棋盘状或石柱状的石芽 ④整个行程充满野趣
⑤但见江水在这里却因山势凌厉而划出一道急弯
A. ③②④①⑤ B. ④②③①⑤ C. ①⑤④②③ D. ⑤①③④②
6.“戏曲小天地,人生大舞台”,班级拟计划在端午节开展“走进戏剧天地”综合实践活动,一起来感受戏剧的魅力。请你参加以下活动。(4分)
(1)活动一:同学们开展话剧《屈原》表演,拟编写四个篇章的剧本内容,请你参照第一、四篇章完成另两个篇章的题目。(2分)
①第一篇章:借橘明志; ②第二篇章: ;
③第三篇章: ; ④第四篇章:湘江之畔。
(2)活动二:同学们打算在戏剧表演的尾声,设计一句画外音,请你补写完整。(2分)
画外音:物换星移几度秋,诗人的身影在历史的风尘中早已烟消云散,但___________
。
7.根据提示正确默写古诗文原句。(每空1分,共8分)
在古诗文的世界里,山川明月、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承载了诗人无尽的悲欢喜乐。从《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中,可以感受到刘禹锡面对世事沧桑的豁达;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可以感受到韩愈在云遮雪塞中英雄失路的悲慨;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5)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可以感受到苏轼由赏月到对世事难全的哲思;从《醉翁亭记》“(7)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可以感受到欧阳修在春荣夏茂的山间与民同乐的愉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