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150字。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23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作为我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影师”,“羲和号”在太阳科学探测方面成功实现两个“国际首次”:国际首次空间太阳Hα波段光谱扫描成像,国际首次在轨获取太阳Hα谱线、SiΙ(硅一)谱线和FeΙ(铁一)谱线的精细结构。根据这些谱线的精细结构,可反演出高精度的全日面色球和光球多普勒速度场,发生在太阳大气中的活动可被详细记录到,进而研究太阳活动的物理过程。
太阳活动周期约11年,2021年至2022年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第25个太阳
活动周期的开始,全世界又进入太阳研究新的高峰期。探测和研究太阳活动,提出应对措施,可以降低或规避对地球的不利影响。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果的发布,实现了我国空间太阳探测成果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自主“探日”时代。
(摘编自陈海飞、袁于飞《“探日”零的突破》,《光明日报》,2022.08.31)
材料二:
“帕克”太阳探测器是美国主导的飞到距离太阳最近位置进行观测的卫星,在历史上确实是第一次。它最近的近日点有10个太阳半径左右,意味着受到太阳的强热影响,只能探测到太阳附近粒子、磁场这些环境,不能直视太阳。“夸父一号”是直接看太阳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实现两个“国际首次”:首次空间太阳Hα 波段光谱扫描成像,首次获取太阳谱线的精细结构。
B.“帕克”太阳探测器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射的观测太阳周围环境且距离太阳最近的探测器,最近的近日点只有10个太阳半径左右。
C.全日面矢量磁像仪获取的太阳光球矢量磁场,有助于深入理解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现象,也有助于太阳爆发活动预报模型的研究。
D.“夸父一号”选择与太阳同步晨昏轨道,旨在提供粒子背景相对较低的环境,用以降低大气散射杂光对太阳望远镜的成像干扰。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21年至2022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羲和号”的成功发射,有助于人类应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
B.“帕克”主要目标是探测太阳风和太阳周围环境,“夸父一号”的目标是“一磁两暴”,两者科学目标不同,呈互补关系。
C.利用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可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观测数据支持,可填补莱曼阿尔法波段从全日面到内日冕连续观测的空白。
D.材料二、三都介绍“夸父一号”,但前者侧重从区别角度介绍它的任务目标,后者侧重从设备构成角度介绍它如何“逐日”。
6.结合材料,概括我国“羲和号”和“夸父号”探测器相继成功发射产生的意义。(6
202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考试(三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文本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孙晶岩从2017年中国申办冬奥成功开始,历时5年,全景记录了北京冬奥会从酝酿、申办到筹备充满曲折与挑战的历程。其作品通过丰富真实的事例和人物,立体、生动地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