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340字。
江苏省宿迁市2023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班级开展“以和为贵”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览活动序言】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正是这浩hàn(▲)如海的文化庇(▲)护了中华民族无数次的繁荣昌盛。在这些璀璨夺目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文化占据着核心,它就是“和文化”,孔融让梨、昭君出塞、“六尺巷”等故事无不 zhāng(▲)显着这一文化。时至今日,“和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内涵早已变得更加丰富,指引着中华民族沿着伟大复兴的征途阔步前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浩hàn( ▲ ) 庇护( ▲ ) zhāng( ▲ )显沉淀( ▲ )
(2)活动序言中画线句有语病,请给出修改意见。(2分)
【读先贤语录】
2.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内容。(3分)
中国文化崇尚“和”,如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论语??子路》中,孔子云:“① ▲ ,小人同而不和”,告诉我们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② ▲ ,③,揭示“和”的重要性。【咏华彩诗篇】
3.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古诗文名句或作者名字。(8分)
“和”在诗中。与大自然相伴,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王维独坐竹林,弹琴长啸,写下了“① ▲ ,明月来相照”;② ▲ (作者)漫步村庄,看到满园春色,心有“倚东风,③ ▲ ”的惬意。与人相处,应做到真诚和睦,杜甫因战争与弟弟分散心有“④ ▲ ,况乃未休兵”的牵挂;李白送友人归去,写下“挥手自兹去,⑤ ▲ ”人生遇到挫折,应保有心平气和的心态,刘禹锡被贬巴山楚水二十三年,却有“今日听君歌一曲,⑥ ▲ ”的释然;苏轼远调密州,仍期盼朝廷:“⑦ ▲ ,⑧ ▲ ? ”【辨文化真意】
4.在中华语言文化中,带“和”的词语数不胜数,下列词语中的“和”与“割地求和”中“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政通人和 B.时和岁丰 C.君唱臣和 D.春和景明
【话真实情境】
5.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周末,云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儿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这样争执起来。如果你是云云,请从“以和为贵”的角度劝说父母。(3分)
(2)小华找来贴在社区宣传栏里的一幅漫画,请你简要描述漫画内容,并围绕“和”说说其主旨。(2分)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班级开展“古典中的和文化”主题研讨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郭子仪初与李光弼俱为安思顺牙将,不相能,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妻子。”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遂同破贼,无纤毫猜忌。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在洛时,每往夏县展墓,必过其兄旦,旦年且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自少至老,语未尝妄,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光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惟不喜释、老,曰:“其微言不能出吾书,其诞吾不信也。”洛中有田三顷丧妻卖田以葬恶衣菲食以终其身。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材料三】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释】①郭子仪、李光弼:唐朝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②牙将:副将③不相能:互相看不起。④澹然:恬静的样子。⑤宋神宗熙宁三年,司马光竭力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因而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创作此诗。客中,旅居他乡做客。⑥南山当户:正对门的南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