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380字。

  古诗阅读
  2023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战城南
  卢照邻
  将军出紫塞①,冒顿在乌贪。筋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②。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注】①紫塞:古代人们对长城的习惯称谓。②参:检查马匹铠甲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严整的对句,既指出交战双方,又介绍交战的地理位置。
  B.颔联听觉与视觉描写相结合,渲染出汉军与匈奴交战时的紧张局势。
  C.颈联写将士严阵以待,夜不释弓,晨不离鞍,随时准备跃马逐北。
  D.本诗虽描写汉与匈奴之战,却反映了诗人对唐初战争惨烈的批判。
  (2)本诗的结尾句与高适的《燕歌行》的结尾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辽宁省鞍山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朝中措①
  宋•朱敦儒
  登临何处自销忧?直北看扬州。朱雀桥边晚市②,石头城下新秋。
  昔人何在?悲凉故国,寂寞潮头。个③是一场春梦,长江不住东流!
  【注】①这首词为作者南渡一段时间之后登临建康(今南京,即词中"故国"),回顾此地当年繁华,感慨今昔所作。"扬州"是抗金前线重镇。"朱雀桥"是昔日建康城繁华之所。"石头城"即建康。②晚市,傍晚的集市。③个,这。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设问并统领全文,"自"突出登临的孤独感,"忧"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
  B.“朱雀桥边”化用《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巧妙地暗示建康的昔盛今衰。
  C.“晚市”热闹,“新秋”畅好,眼前繁盛之景给心绪复杂的词人带来短暂的安慰。
  D."昔人"指昔日往来如织的游人,"寂寞潮头"把物拟人化,表达物是人非之悲。
  16.“个是一场春梦,长江不住东流!”与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抒发了愁情,它们是怎样抒发的?有何异同?请加以比较并具体说明。(6分)
  2023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秋怀二首(其二)黄庭坚[注]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