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50字。
古代诗歌阅读
2023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不睡 文天祥
频搔白首强忧煎,细雨青灯思欲颠。
南北东西三万里,古今上下几千年。
只因知事翻成恼,未到放心那得眠。
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频搔白首”是诗人忧心如焚的表现。古人常以“搔首”表达忧思之重,如杜甫的“白头搔更短”就是这样。
B.“细雨”句写雨声中青灯下,诗人思绪纷乱夜深不寐的情形,画面感强;且又紧承上句诗意而来,暗扣题目。
C.颔联从时空角度落笔,以“三万里”“几千年”呈现诗境之开阔,表现诗人忧思之深广,为下联的感慨伏笔。
D.诗人以“不睡”为题,并由这一寻常的生活细节展开想象,心游万仞,思接千载,最后回到现实,结构严谨。
16.有论者以为尾联构思新巧、表意丰富,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分析。(6分)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读易象①
周敦颐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
暮春即事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注]①易象,《周易》的卦象。《周易》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诗前两句描写了风和日暖、草色清幽的欣欣向荣之景,表现了诗人读易象的闲适、愉悦。
B.叶诗中“点点杨花”运用白描手法写出杨花落入砚池的情状,以细微动作衬托书房的宁静。
C.“书房兀坐”“瓦雀行书案”与《项脊轩志》中“冥然兀坐……小鸟时来啄食”的场景相似。
D.两诗都描绘潜心读书的情景,正面突出了诗人身心交融,专注于《周易》而忘却世事的情形。
16.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有情理兼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23届江苏省苏北八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江亭晚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