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590字。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
  一(15分)
  初二(1)班开展“少年与成长”主题演讲活动,主持人小新同学准备了开幕词,请你完善。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少年”,从来就是一个(xuàn)  ①  丽夺目的形象。思想家梁启超高声赞颂:“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领袖毛泽东也曾赞叹:“恰同学少年,凤华正茂。”这些诗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
  诵读八下课文,我看见了这样的“少年”:满怀着“蒹葭苍苍,  (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的美好追求,拥有着“  (2)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旷达胸襟;展现着大鹏南徙时“  (3)  ,  (4)  ”(《北冥有鱼》)的凌云之姿;弘扬着寒梅罹难后“  (5)  ,  (6)  ”(《卜算子??咏梅》)的坚贞精神;最可责的是,“少年”能长存“  (7)  ,  (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为天下寒士谋温饱的博大胸怀。总之,世界的精彩,会随着这一声声“少年”,前脚跟着后脚,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到来。
  今天,少年的我们,正在茁壮成长,请不要冷漠,不要怅(wǎng)  ②  ;要埋头苦学,也要瞭  ③  望远方。下面,我宣布,初二(1)班“少年与成长”主题演讲活动,正式开始!
  1. 根据拼音写出①②处的汉字,写出加点字③处的拼音。
  2. 请在横线(1)—(8)处填写恰当的诗句。
  3. 开幕词中划线句:“前脚跟着后脚,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到来。”读来拖沓,且与全篇的典雅风格不符,建议你用成语“____”替换。
  4. 下面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虽有嘉肴》中说的“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与现代的“教学相长”并不是一个概念。
  B. 写游记需要清楚交代游踪,将游览过程详细地叙述出来,以便于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同时增强文章可读性。
  C. 李白写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正是受了《庄子??逍遥游》中大鹏形象的影响。
  D. “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这句话犯了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的毛病。
  二(55分)
  (一)名著阅读(5分)
  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前,编辑科洛索夫曾想把书名改为《保尔??柯察金》,遭到了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激烈反对,他认为“英勇的性格在斗争中培养起来,正如钢铁‘在猛火和暴冷中’炼成起来一样”,坚决维护这本书的核心价值观——“炼”。请结合保尔的具体经历,围绕“矛盾”或“斗争”说说你对书名中“炼”字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6. 古体诗《水夫谣》用“苦哉”统领全篇,描述了拉船纤夫的苦难。诵读后完成小题。
  水夫谣
  【唐】王建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读到“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小茜同学联想到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她对两诗中“愿”字所描绘的人物内心不太理解。请你给她解释。
  诵读【甲】【乙】两文后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沈宣词尝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