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80字。

  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1~4小题,6小题,每题2分;5小题,7~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事(chā) 慰藉(jiè) 强词夺理(qiáng)
  B.校补(xiào) 卑劣(1üè) 大模大样(mú)
  C.惩戒(chěng) 栖息(xī) 跷足而待(qiáo)
  D.阔绰(chuò) 襁褓(qi??ng) 鲜为人知(xiǎn)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茶余饭后,一本好书,能成就一段美好的时光。无论是永和九年王羲之偕亲朋在兰亭饮酒赋诗“曲水流觞”的_______,还是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营造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______,抑或是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的______,都能给人一份快乐,一种感动。
  A.风情 浪漫 摆脱
  B.风情 曼妙 洒脱
  C.风雅 曼妙 摆脱
  D.风雅 浪漫 洒脱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魏记”风筝、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是“天津手工艺品三绝”。“魏记”风筝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多余年的历史。②创始人魏元泰技艺精湛,享有“风筝魏”的美誉。③“魏记”风筝选材讲究,做工细致,多以丝绸和绢为材料。④精工制作的风筝造型逼真生动,色彩富于传统民族风格,飞行平稳。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王国维□人间词话□里,强调了人生三重境界□立、守、得,并用三句古诗词来诠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告诫我们的意思是立志□坚持和奋斗。
  A.《  》  ;  , B.“  ”  ;
  C.“  ”  —  , D.《  》  —
  5.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崔颢
  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
  A.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一个“空”字,似有无限感慨之意。
  B.颔联紧承首联,这两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
  C.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D.尾联由景生情,诗人凭栏远望,故乡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发无限愁思之情。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6~8题。
  “中国茶”里的文化自信
  一杯“中国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茶和天下”的文化,“清静和雅”的理念,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
  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一茶多品,一茶多技,一茶多用。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茶类,以及花茶等再加工茶计2000多种茶品,以不同色香味形满足多种需求。一片小小的茶叶,制茶师因地制宜,因茶而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南方佳木”精彩纷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酙一饮中显示出豁达大度。
  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尽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喝茶不再像过去那么讲究,但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国潮在年轻人中的复兴,喝茶的场景也得以不断丰富和拓展。在社交以及婚庆、拜师、祭祀等重要场所,喝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传承至今,影响持久而深远。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上,在和睦中见证幸福。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在茶的推杯换盏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释放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以此为载体也实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