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00字。
北航云南创新院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 语文
(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7题6分,共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君子文化”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深层精神追求。君子文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要部分,在中国家喻户晓,为老百姓所接受。君子文化,贯穿中华民族自春秋以来的发展史。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文化的描述在历代典籍中,在戏曲舞台和民间说唱中也俯拾皆是。君子文化还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缘于“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rùn)而泽”的观念。中国画自宋代以来多以梅兰竹菊为题材,不就是因为人们把梅兰竹菊看作“四君子”的原因吗?不仅如此,“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成人之炎”等至今活在人们口中的君子箴(zhēn)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遵循的人生信条,濡养着我们的心灵,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方式。追求并完兽君子人格,不是可望而不可既的奢望,也不是冠(guàn)冤堂皇的口号,而是终身学习的课程。我们每一次崇德向善的选择,哪怕是尽绵薄之力做一点助人为乐或恤(xù)老爱亲的好事,都是在行君子之道。但是,并非偶尔为善就能成为真君子。我们必须在人生长途中坚持不懈地修身,做出许许多多崇德向善的选择,躬身践行,才堪称真君子。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润(rùn) B.箴(zhēn)言 C.冠( ɡuàn)冕堂皇 D.恤(xù)老爱亲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家喻户晓 B.遵循 C.濡养 D.可望而不可既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会合、源源不断、不胜枚举、融入 B.汇聚、源远流长、不胜枚举、融入
C.会合、源远流长、屈指可数、溶入 D.汇聚、源源不断、屈指可数、溶入
4.对文中画线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就是因为人们把梅兰竹菊看作“四君子”。 B.原因就是人们把梅兰竹菊看作“四君子”。
C.就是人们把梅兰竹菊看作“四君子”吗? D.不就是因为人们把梅兰竹菊看作“四君子”吗?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恰”在诗中竟然这样的传神。
②我最喜欢的是后两句,“恰恰”多有意思的词语,生动鲜活,惟妙惟肖,有音律之美。
③小时候读杜甫的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④原来“恰恰”是形容黄莺的鸣叫声,见蝴蝶在花从中翩斑起舞,枝头的黄莺忍不住唱起歌来。
⑤春天的气息一瞬间扑来,莺歌燕舞,花开陌上,内心充满无限的喜悦。
A.③④②①⑤ B.③②④⑤① C.⑤③②④① D.⑤①②③④
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中华诗文浩如烟海,有许多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婵娟”指“月亮”
C.《沁园春??雪》中的“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D.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7.根据提示填空(每题1分,共6分)。
(1),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3)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4)三年谪宦此栖迟,。(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动作描写,形象揭示其内心苦闷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明月来表达对天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