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 约9210字,答案扫描。

  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毛主席接着说:“从瑞金算起,十二个月零二天,共三百六十七天,战斗不超过三十五天,休息不超过六十五天,行军约二百六十七天,如果夜行军也计算在内,就不止三百六十七天。”然后,他扳着手指说:“我们走过了闽、粤、湘、赣、黔、桂、滇、川、康、甘、陕,共十一个省,根据一军团统计,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
  “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
  ……
  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深深感到:胜利来之多么不易!
  毛主席这会儿打着手势,说道:“同志们,长征我们胜利了,但是损失也是巨大的,中央红军从江西苏区出发时有十万人,现在大约只剩下一万人了。现在中央红军又与陕北红军、陕北人民在一起,担负着更艰巨的任务,我们今后要更好的团结一起,共同完成中国革命。”
  听完毛主席的讲话,大家异常兴奋,纷纷表示要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办。
  (选自杨成武回忆录《长征胜利万岁》)
  材料二   话剧《英雄儿女》是根据作家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同名电影改编,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排。即便放在今天,小说《团圆》与电影《英雄儿女》都是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中非常特别的存在,两部作品虽有激烈的战争场面刻画与英雄献身的描写,但更多的是着墨于两个上海家庭在战场寻亲团圆的故事。正是这样充满人文温度的视角,让宏大的战争叙事、英雄礼赞有了扎实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列举长征中的具体天数,说明红军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行军,紧扣“征”字,列举经过的省份、路程点明“长”字。
  B.长征后,红军人数由十万骤减至一万,数字的对比突出长征之艰辛,战斗之惨烈,更让人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
  C.与会同志听了毛主席的讲话之所以异常兴奋,不仅是因为长征取得了胜利,也是因为中国的革命就此翻开了新篇章。
  D.小说《团圆》与电影《英雄儿女》两部艺术作品,因充满人文色彩和宏大的战争叙事而让礼赞英雄有了现实依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若缺少对真实情景的直观感受或对历史文献、现实采风的捕捉,那么巴金创作的《团圆》也可能难以震撼人心。
  B.电影《英雄儿女》的导演和编剧采用志愿军真实日记中的话语改编了小说中的直白陈述,成就了一段经典台词。
  C.话剧《英雄儿女》遵循了依靠真实历史改编创作的原则,增添了诸如“小四川”等形象,塑造出上海英雄群像。
  D.话剧《英雄儿女》演员经过了军训、党课,尤其是真实革命文物故事的精神洗礼后便能塑造好大无畏英雄人物。
  3.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二文艺创作主张的一项是                             (      )(3分)
  A.为了演好电影《Hello!树先生》中树先生的形象,演员王宝强专门到老家体验生活,观察村里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B.北京冬奥会期间,央视记者亲临首钢滑雪大跳台现场,为观众报道徐梦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夺冠的精彩瞬间。
  C.陈忠实在创作《白鹿原》期间,除查阅大量县志等资料外,还经常下乡与长者攀谈,听他们讲白鹿原上的故事。
  D.抗美援朝期间,作家魏巍前往战场阵地一线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实地采访,回国后创作了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
  4. 材料二中话剧《英雄儿女》的创排过程,对红色经典改编有怎样的启示?(6分)
  5. 材料一是回忆录,与材料二提到的文学作品都写了战争,两者在叙事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6~9题。
  洼地上的“战役”(节选)
  路   翎
  二班长王顺,这个出色的侦察员,朝鲜战场上的一等功臣,在缴回了二连那倒霉的岗哨的一支步枪之后,下半夜又摸到九连的阵地上来了。从这岗哨的端着冲锋枪的紧张而又不正确的姿态,王顺看出来他是一个新战士,并且判断他最多不会站过两次哨。
  这判断果然是正确的。新战士王应洪,这个十九岁的青年,从祖国参军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