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452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重点校联考
  高二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Ⅰ、Ⅱ卷的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请按题号位置,在规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一、(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多年来,总是有人______地强调时代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差异,如何会在翻译的过程里伤害文学作品原作的精神。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文学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得益于差异的存在。
  有些人就是喜欢做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事,抓住几个翻译上______的小问题大做文章,先是以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因而大谈文化差异鸿沟的造成如何难以跨越。这些人应该想一想,即便是母语读者,也会在阅读过程中忽略一些内容和强调一些内容。没有一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感受会和作者的写作过程______。就是同一个作者,几年以后重读自己的作品时,其想法和感受也可能与当初写作时有差异。因此,在文学翻译因为差异的存在让原作失去某些特征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翻译的差异性也会让原作的另外一些特征得到______。
  为什么翻译家的翻译过程会和读者的阅读过程十分相似?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文学的开放性,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永远不会完成的。(    )。所以,好的译文应该和原作打成平局。
  (选自余华《好的译文应该和原作打成平局》,有删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喋喋不休    见仁见智    完全一致    强化
  B.夸夸其谈    见仁见智    大同小异    增加
  C.夸夸其谈    众说纷纭    大同小异    强化
  D.喋喋不休    众说纷纭    完全一致    增加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先是以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因而大谈文化差异如何难以跨越鸿沟。
  B.先是以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继而大谈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鸿沟如何难以跨越。
  C.先是对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继而大谈文化差异鸿沟的造成如何难以跨越。
  D.先是对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因而大谈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鸿沟如何难以跨越。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输给原作,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赢了原作
  B.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赢了原作,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输给原作
  C.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输给原作,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赢了原作
  D.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赢了原作,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输给原作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主要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B.《楚辞》由西汉刘向编辑,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楚地地方特色,故名“楚辞”。《离骚》是楚辞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期重要的诗歌类型,其继承了《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是我国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D.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文学家、音乐家。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又称“柳屯田”,精通音律,是两宋词坛上创制词调最多的词人。此二人皆为北宋杰出词人。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