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580字。
2023年邯郸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1~3题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5分)
文物承载人文,亦载历史。收藏于河北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这件青铜器既是一件生活用品,又是一件(zhuāng shì)品。它通体鎏金,外形是一个跪坐执灯的宫女。长信宫灯是(fǎn yìng)汉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为我们研究古代生活提出了可靠的依据。从这件文物上我们可以看到,宫女的发式类似于今天的盘头。头上的头巾叫“巾帼”,它可以戴在头上罩住前额、围在发际。后来,“巾帼”成为“女子”的代称,用“巾帼英雄”“巾帼不让须眉”来形容女性。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①承载 ②(zhuāng shì)________ ③(fǎn yìng)________
(2)以上文段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巾帼”,你还能想到哪些女子的代称?请列举出一个。(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研读古诗文,我们可在“山水自然”中欣赏到别样的美,体验另外一种生命形态。
【甲】山水可纵豪情,杜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赞泰山,表达了登临的决心和俯视一切的气概,尽显其雄壮豪迈之情;张岱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幅天地苍茫、浑然一体的自然景象。
【乙】纵情山水心自宽,山水可蕴哲理。在游历山水之时,看似前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不禁想到若面对艰难险阻,只要坚持下去便会迎来转机。
【丙】山光水色、自然风物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象和精神寄托,山水可显文人品格。欧阳修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自己意不在酒,在山水。这两句把他简政爱民的政治襟怀写得含蓄不露。君子为政,要与民同乐,更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这让我们明白心系国家、志在天下的家国情怀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
(1)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2)乙段画线句让我们联想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丙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句子。
(4)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课文中范仲淹的名篇《______》。
3.某学校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5分)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 百分比 读书笔记情况 百分比
有计划 10.10% 每读必做 0%
有时有计划 31.30% 凭兴趣做 24.60%
没有计划 58.60% 从不做 75.40%
(1)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同学小明最近成绩不太理想,有点畏难情绪,请你结合所学成语对他说几句鼓励的话,让他能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请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成语不少于两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20题5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4~6题。(共6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___(人名)。(1分)
5.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以“醉里挑灯看剑”发端,接踵而来的是记忆中这些极雄豪、壮美的情景: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
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片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