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语言策略与技能3
课时11 掌握压缩方法和带句式概括——精读语段,掌握方法.docx
课时12 掌握三类压缩题型——删繁就简,精准提炼.docx
课时13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找全“不同”,定准角度.docx
课时14 精准仿写和变换句式——形神兼似,意同句变.docx
课时15 保持语言得体——看准对象,因境设辞.docx

  课时11 掌握压缩方法和带句式概括
  ——精读语段,掌握方法
  课堂讲义
  复习任务  1.掌握语段压缩的方法与审答规范。2.在熟悉句式的基础上能够答好带句式概括题。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1 全国乙 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带句式概括 ①近三年,压缩与概括成为全国卷的高频考点。
  ②考查的题型主要是新闻压缩与说明语段带句式概括。
  ③随着高考命题综合化趋势加强,它将与其他考点进行综合化考查。
  2020 全国Ⅰ、Ⅱ、Ⅲ,新高考Ⅰ、Ⅱ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个字。(5分) 新闻压缩
  2019 全国Ⅰ、Ⅱ、Ⅲ 同2020卷 新闻压缩
  知识图要
  [请同学们课前认真复习一下“特别知识清单(二)”有关句式知识,为答带句式概括题做铺垫]
  活动一 精读语段,掌握方法
  一、精读语段,提取要点
  做语段压缩题的根本前提是阅读语段。阅读在前,概括在后。不少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概括不准、不全等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未能准确把握语段的中心和层次有关。其实,考试所给语段,就是少则由三到五个句子组成的句群,多则三两个语段(个别记叙性语段要多些),只要掌握方法,精准阅读应该很容易实现。为此,要掌握关键三步:
  ……
  课时13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
  ——找全“不同”,定准角度
  知识清单(三) 修辞知识
  一、比喻:打比方
  (1)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二、比拟:变个脸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注意问题。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赋予“秋雨”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
  ②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低低的私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与星星的特征不符。
  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①比拟是仿照拟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被比拟的事物),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②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
  ……
  课时15 保持语言得体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
  知识清单(四) 语言得体
  在语言表达和交流中,人们往往会根据对象和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语体,即口语或书面语。如“可以”“现在”“打算”等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就不太适用于公文中,而要用“准予”“兹”“计划”等带有比较庄重、严肃的书面语色彩的词语。两种不同的语体之间的差异集中体现在用词、句式两个方面。通过对比,我们可以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风格差异。
  一、语体的不同风格
  语体差别 口语 书面语 典型示例
  用词 即大白话,日常生活用语。用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使人感到亲切。 以书面形式为基本形态,用词庄重、严肃。具体有公文体、科技体、文艺体等。 如: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再如:比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败北”“折戟”;如用四字,可以说“铩羽而归”。
  句式 多用短句,简洁、活泼、自然,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强。 多用长句,结构复杂,逻辑严密,比较精确、严谨、文雅,讲究语言规范。 书面语:佛经的全集叫《大藏经》(藏,音zànɡ),最早包括经(佛经)、律(戒律)、论(对经文的解释)三部分。
  口语:佛经的全集叫《大藏经》。《大藏经》最早包括三部分:第一是“经”,就是佛经;第二是“律”,就是戒律;第三是“论”,即对经文的解释。
  附:常见的有现代汉语口语特征的词汇
  (1)带“子”“儿”“头”词缀
  管子、袋子、套子、底子、房子、桌子,头儿、官儿、花儿、眼儿、玩儿、门儿,老头、上头、日头、念头、浇头。
  (2)带动词补语表示动作完成或效果
  堵住、换掉、躲开、赶巧、赶上、拿下、遇上、跟上。
  (3)带动词词头“打”
  打算、打坐、打探、打听、打量、打断。
  (4)带修辞成分
  卖弄、扯皮、折腾、卡壳、草包、起哄。
  二、敬辞、谦辞的区分
  类型 常见类型 典型示例
  敬辞(只用于对方) “拜”字族 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托:请对方帮忙。拜望:看望对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