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510字。

  2023年春五月阶段性练习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本试卷共3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拿画松树来说,如果没有特殊时间要求,如朝霞暮ǎi(     ),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只是浮光掠(     )影,不可能深刻认识。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xuàn(     )染,意境(     )会更鲜明。
  ——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雕粱画栋   寻章摘句      B.栩栩如生   吹毛求疵
  C.文质彬彬   文采澡饰      D.千均之力   无精打彩
  3. 请根据二十四节气顺序,结合文段意思,在横线上依次填入合适的节气名称。(2分)
  古医书云:瘟疫始于大雪,发于_____,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_____,完于春分,灭于清明。
  4.将互相矛盾的事物或概念进行组合,常能创造出极具反差效果和时代意义的热词。例如“养生”是讲究节律的,“朋克”是提倡随性的,“朋克养生”的搭配,恰恰反映了当代人想自爱又难自律的矛盾心理。请选出下列选项中,符合这种造词特点的一项(   )。(2分)
  A.双减        B.巨婴        C.鸡娃         D.躺平
  5.将诗及其他文字通过书法写到画上,就是“题跋”。好的题跋,可增加画面的可读性,常给人以画外之启。题跋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①写自己心境;②感受自然景物;③论画析理。请在以下题跋中写出对应的类别。(2分)
  A.“前人立法,后人破法。于不断的破立中,画道乃能进步。”         (     )
  B.“余自病目以来,只能画糊涂烟树云山,聊以自娱。”               (     )
  C.“从西湖北山望孤山,林木萧疏,湖水湛碧,于静观中得此幽景。”   (     )
  一、群文汇读(18分)
  【材料一】
  七律??登庐山
  ◆毛泽东
  【材料二】
  游细林山赌登山巅
  ◆清??黄图珌
  余方弱冠,居乡时,游细林山。同学赌胜,能先至山巅者得斗酒、鲈鱼。于是前趋后跄,莫不努力,倏忽已至山腰。余尚逡巡①觅径。方登山麓,又贪看流泉。倚松小憩,闻林外呼声甚急,遂移步直上岭头,而竟虚无人( A )。良久见诸君或手失枯藤或足误危石帽落风前屣弃云外。然犹匍匐争先,( B )狼狈状不堪殊甚。是欲先而反落后( C )。乃顾余叹曰:“岂知驽马得无跼躅②而能安步于前邪?”遂治鱼、酒,邀余居首座而享之。
  【注】①逡(qūn)巡:因有所顾虑而徘徊或退却。 ②跼躅(jú zhú):徘徊不前。
  6.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峙(      )    倏忽(      )    憩(      )    遂(     )
  7.请将 “矣”“焉”“其”还原到原文A、B、C处。(2分)
  8.请用标点符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良 久 见 诸 君 或 手 失 枯 藤 或 足 误 危 石 帽 落 风 前 屣 弃 云 外。
  9.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0.请写出【材料一】的韵脚。(1分)
  11.两则材料都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将“登山”写得生动形象,请指明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3分)
  ①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    )
  ②方登山麓,又贪看流泉。              (    )
  ③岂知驽马得无跼躅而能安步于前邪?    (    )
  12.【材料二】虽所述登山之事,却暗含着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述这个道理。(2分)
  13.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表现登峰心境的诗句。(2分)
  二、人文悦读(10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