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5180字。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模拟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您的小说也许还不够现实主义。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在《城市姑娘》里,工人阶级无力自助,甚至没有试图做出自助的努力。如果这是对1800年前后或1810年前后,即对圣西门和罗伯特•欧文的时代的恰如其分的描写,那么,在1887年,在一个有幸参加了无产阶级的大部分斗争差不多50年之久的人看来,就不可能是恰如其分的了。工人阶级对他们四周的压迫环境所进行的叛逆的反抗,他们为恢复自己做人的地位所做的极度的努力——半自觉的或自觉的,都属于历史,因而也应当有权在现实主义领域内要求占有一席之地。
我绝不是责备您没有写出一部直截了当的社会主义的小说,一部像我们德国人所说的“倾向性小说”,来鼓吹作者的社会观点和政治观点。我绝不是这个意思。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我所指的现实主义甚至可以不顾作者的见解而流露出来。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是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的,并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他对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寄予了全部的同情。但是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空前尖刻,他的讽刺空前辛辣。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这些人在那时的确是代表人民群众的。这样,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是老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
(摘编自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材料二:
陕西作家群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经典性与当代性:一方面,作家们以人民为中心,深耕传统文学经验,不断“提炼思想观念,锤炼艺术语言”,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书写民族命运与时代精神;另一方面,陕西作家始终与时代同行,摆脱与现实之间机械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表现出艺术家本人的主观性,为传统的写作增添多元表现手法,努力摸索出多维的现实主义表现方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在于,能够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克服自己,嘲笑、讽刺他同情的阶级而赞赏政治上的死对头。
B.陕西作家群置身特定的时代背景,运用了经典艺术手法和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等精神,传达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传统经验。
C.以柳青和路遥为代表的陕西作家将文学写实性等贯穿作品的全过程,又化用其他的写作手法,创造出一种新的发展中的现实主义。
D.路遥时常忍不住通过评论向读者概括小说主旨,作品中出现很多评论性话语,使议论牵引小说整体基调的叙事方式得以深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集中阐述了现实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材料二提出陕西作家群合力开辟了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广领域。
B.恩格斯认为玛•哈克奈斯恰如其分地描写了半个世纪以来“工人阶级对他们四周的压迫环境所进行的叛逆的反抗”的典型环境。
C.陕西作家不仅深耕传统文学经验,而且与时俱进,表现出艺术家个人的主观性,探索出多维的现实主义表现方式。
D.陕西作家丰富了现实主义在当代的具体内涵,换句话说,他们用新的表现形式去创作属于当代的现实主义。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家陈忠实说:“现实主义必须发展,以一种新的叙事形式来展示作家所能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和现实内容,或者说独特的生命体验。”
B.韦勒克认为,“在其忠实于自然这个广泛意义上,现实主义无疑是批评传统和创作传统的主流”。
C.巴尔扎克认为:“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只应该充当它的秘书……一位作家只要刻意从事这类谨严的再现,就可以成为绘制人类典型的一名画师。”
D.莫泊桑指出:“写真实就要根据事物的普遍逻辑给人关于‘真实’的完整的意象,而不是把层出不穷的混杂的事实拘泥地照写下来。”
4.电视剧《觉醒年代》上映后好评如潮,以中国共产党建立为历史背景,塑造了代表进步力量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人和代表保守势力的辜鸿铭、林纾、黄侃等人。创作者往往通过巧妙的方式向观众传播思想。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5.陕西作家群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经典性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难道这是应该的吗
列夫•托尔斯泰
在一片田野上,有一座规模很大的熔铁工厂。工厂的四面都砌着高墙,好几个大烟囱整天不住地冒着烟,打铁的声音很大,就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也都听得见。几个格外庞大的熔铁炉立在场院中,旁边是一条运送货物的小铁道,周围还有一片工厂的管理人和工人居住的许多房屋。
在矿山里头做工的人,跟在熔铁厂做工的人一样,多得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