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520字。

  基础知识
  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青白黄赤黑,东西中南北;五色的经纬,织出山与水。"2023央视兔年春晚,《满庭芳•国色》以曲为韵、以舞为语,织就出一场华美的视觉盛宴。"满庭芳"是词牌名,清徐 《词范丛谈》认为,该词牌取自唐柳宗元"满庭芳草积"的诗句后代诸多文人都曾依此词牌写下(    )的诗句,苏轼在《满庭芳•蜗角虚名》中云:"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李清照在《满庭芳•小阁藏春》中写下:"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 流"。
  《满庭芳•国色》分寻色、舞色、唱色三个段落,五种民族乐器与五种颜色、五位顶尖舞者相互对应、配合,将人间绝色吟之以曲,绘之以舞。桃红迎水袖、凝脂搭折扇、叶载油伞、群青合钥子、沉香配宝剑.......婀娜轻盈而又刚健有力的;舞姿,动而不惊、静而不郁,表明了刚柔并济的中国艺术辩证法,凸显着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节目将四十多种中国颜色的名称作为歌词配以国风旋律,让世界认识了那些充满独特东方审美情趣的中国色彩-苍烟落照、香炉紫烟、东方既白、藕丝秋半。世间至艳不过五彩,人间至美不过国色。这些色彩(    )了千年的审美和智慧,如沧海遗珠,在历经岁月的洗礼之后变得更加(    )。
  国色出圈,文化破壁。中华传统文化是无尽的宝藏,如何将传文化和当代技术完美结合,让青灯古卷重焕光彩,则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课题。
  1.依次填入选文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 凝结 熠熠生辉
  B.名噪一时 凝聚 熠熠生辉
  C.脍炙人口 凝结 琳琅满目
  D.名噪一时 凝聚 琳琅满目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婀娜轻盈而又刚健有力的舞姿,动而不惊、静而不郁,表明了刚柔并济的中国艺术辩证法,诠释着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
  B.刚健有力而又婀娜轻盈的舞姿,动而不惊、静而不郁,体现了刚柔并济的中国艺术辩证法,彰显着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
  C.刚健有力而又婀娜轻盈的舞姿,动而不惊、静而不郁,表明了刚柔并济的中国艺术辩证法,彰显着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
  D.婀娜轻盈而又刚健有力的舞姿,动而不惊、静而不郁,体现了刚柔并济的中国艺术辩证法,诠释着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
  3."世间至艳不过五彩"中的"五彩"泛指青、黄、赤、白、黑等颜色,下列与"五彩"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出自姚佩的《登泰山记》,以"赤"描摹日出时的色彩。
  B."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出自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以"白"来凸显屈原的品德高尚。
  C."满地黄花堆积"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黄花"指菊花,菊花,菊花之"黄"正是秋日的色彩。
  D."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出自柳永的《扬州慢》,以"青青"3写荠麦的长势旺盛,凸显扬州的繁华。
  2023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按照四部分类法,使中国古代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组成,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缛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