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310字。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为激发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的热情,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达到培根筑魂、立德树人目的,海椰学校举办以“探寻文化根脉,彰显特色印记”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欣赏名人书法,弘扬传统文化】
根据要求答题。
1. 在“海南名人书法展”活动中,冯华同学特别喜欢海南历史名人海瑞的一幅书法作品(如下图),接着他又看到了一幅书体相同的书法作品,也很喜欢。请你判断一下他喜欢的是下面哪幅书法作品,将所选字母序号及书体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选项___________,书体是:___________
A.苏轼书《醉翁亭记》局部 B. 符标让书法作品局部 C. 李元茂书法作品局部 D. 吴云汉书《念奴娇》局部
2. 请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所选的书法作品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米字格内。
【活动二:走近民俗文化,探寻特色印记】
3.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在海南,竹竿舞已成为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早在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结束流放生活离开海南时,得到黎族父老乡亲的“黎歌变舞祝公归”的欢送,写下了“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沓沓”的诗句。
②黎族人喜欢跳竹竿舞,通常是在庭院或打谷场上跳这种舞。舞时,两边各蹲4个人,每个人双手平握竹竿末端,按节奏张合敲打,舞者随着竹竿的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踏,做出各种( )动作,时而如春燕翔空,时而如鱼儿出水, ,引人入胜,被外国游客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③竹竿舞( )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黎家经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就( ),身穿节日盛装,家家户户炊制新米饭、niànɡ( )造糯米酒,宰杀家养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渐消失,它已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活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沓沓__________ niànɡ( )造
(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语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奇妙 盛行 得意洋洋 B. 美妙 盛产 喜气洋洋
C. 奇妙 盛产 得意洋洋 D. 美妙 盛行 喜气洋洋
(3)请将第①段中画横线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4)请仿照画“ ”句,在第②段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
【活动三:吟诵诗文名句,争做有志少年】
4. 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既抒发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又包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6)退休的张老师从城市回到山村,闲暇之余,漫步山野,沉醉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低头采菊,抬头望山,怡然自得,他常常不由地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内心的悠闲。(陶渊明《饮酒(其五)》)。
【活动四:学习历史名人,提升实践能力】
5.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海南历史名人 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精神底蕴,校刊编辑部准备在第六期校刊开设“学历史名人,做出彩少年”的专栏,刊登一组主题文章,面向全校同学征稿。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征稿启事
为深入学习海南历史名人精神,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我校第六期校刊将开设“学历史名人,做出彩少年”专栏,面向全校同学征稿。征稿要求:1.紧扣“学习海南历史名人”的主题,体裁不限,600字以上;2.能联系自身学习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增进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3.必须原创,不得抄袭;4.只收电子稿,稿件请发到邮箱123456@163.com。希望同学们积极投稿。
2023年4月20日
海椰学校校刊编辑部
(1)这则征稿启事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
(2)这则征稿启事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 下面横线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