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80字。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题。
  千佛山,原名历山,隋朝开皇年间,依山凿窟,建“千佛寺”,故又得“千佛山”之名。千佛山东西横列,在湛蓝的天空下,如巨大锦屏,高耸入云,幽静深邃。北侧登山道,蜿蜒回环,松柏夹道,浓荫蔽日,红墙绿树,相映成晖。千佛山高大巍峨,雄壮多姿,四季分明。春天是一年中最有生机的季节,草长莺飞,花团锦簇,美不生收。离万佛洞不远的梨园,原是一片荒地,野草凄凄,岩石裸露,经人工栽培,现已茁壮成林。花儿开放,一朵朵,一穗穗,素淡矫媚,弥漫梨园。四周又簇拥着松树、柏树,好像一个巨大的绿色框架镶嵌着一块巨大的染些胭脂红的素白的玉。千佛山之大美,非亲临不可体会。
  1.选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shèn          B.zhǎng          C.cú          D.lòu
  2.选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巍峨     高耸如云             B.茁壮     相映成晖
  C.弥漫     素淡矫媚             D.镶嵌     美不生收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WTT乒乓球赛中,一度落后的马龙一意孤行,努力追赶,终于战胜了对手。
  B.布达佩斯世锦赛,全红婵和陈芋汐配合得天衣无缝,轻松夺得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冠军。
  C.近年来,网络不良信息的治理一天天日臻完善,还给了我们一个洁净的网络世界。
  D.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一经问世,立即受到各方热捧,极短时间内可以写就代码、文章等,真是气冲斗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将体育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好习惯。
  B.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是否真正进行调查研究,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关键。
  C.经典是经历了岁月考验的作品,凝聚了作家的心血和经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D.我们希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世界格局,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引领未来发展。
  5.阅读是传承文明、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的阅读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4分)
  (1)以下是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2分)
  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文学名著 有趣故事 搞笑漫画
  很喜欢 23% 57% 88%
  不喜欢 77% 43% 12%
  我的发现:                               
  (2)下面是小明在论坛里发的帖子,请你对他进行劝说。(2分)(不多于30个字)
  小明:我觉得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还是看漫画比较轻松。
  劝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佳木秀而繁阴      秀:茂盛
  B.泉香而酒洌        洌:清
  C.伛偻提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D.宴酣之乐          酣:酣睡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水落而石出者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B.行者休于树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吾妻之美我者
  D.颓然乎其间者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8.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全文都用“也”字收束句尾,使用一种句式却并不呆板,于解释说明中透着淡雅的幽默。
  B.首段骈散结合,在整齐中寻求变化,音韵和谐,于写景中蕴含着事物的逻辑关系。
  C.第三段写宴太守醉归的情景,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