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270字。

  10.1《劝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知晓 )     善假于物也(假:借助)而绝江河 (绝:横渡)       虽有槁暴 (槁暴:晒干)
  B.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结束)      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
  C.其下众人也亦远矣 (众人:一般人)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徒弟)驽马十驾(驾:一天的行程)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出一般人)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耻辱)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全面)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愈、越发)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虽有槁暴(晒)(2)𫐓以为轮(使……弯曲)(3)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5)非利足也(脚走得快)(6)筋骨之强(强壮)(7)而致千里(送达)(8)而绝江河(隔断)(9)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10)而闻者彰(清楚)(11)劝学(勉励)
  A.(1)(2)(4)(5)(6) B.(2)(3)(6)(9)(10)
  C.(1)(4)(5)(7)(11) D.(6)(8)(9)(10)(11)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的《劝学》)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助词无实义,相当于“了”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跨出两脚为一跬
  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停止
  D.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丰富的知识
  4.下列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荀子运用设喻的方式,形象生动地阐明学习要注重积累,要持之以恒,要专心致志。
  B.刘开一开篇便提出好学尤其应当勤问的观点,接着便着重论述好问的意义:可以丰富知识,有利于修饰品德。
  C.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荀子与刘开都运用排比、对比、比喻手法,说理透彻明白,气势恢弘。
  D.“说”是一种文体,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说明、议论,刘开的《问说》属议论,与荀子的《劝学》体裁相同。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7.试分析《问说》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