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110字。

  《中国建筑的特征》 阅读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25年,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专业。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一本书,是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但这本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因为那是北宋时代的书。
  后来,梁思成通过对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蓟县的独乐寺观音阁等一系列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的研究,他终于初步破译了《营造法式》的密码。特别是在对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中,他发现,这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居然一共只有6种规格。《营造法式》里说:“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这句话简单来说,是指一座木结构建筑浑身上下的各种尺寸,其实都是以材为基本的模数。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标准材可以在一个工厂里大量地生产,然后搬到工地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古建筑建造的速度。比方,唐长安的皇宫,面积大概3倍于今天的北京故宫,仅10个月时间建成。
  中国古代建筑的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真是多快好省。林徽因后来在给梁思成的著作《清式营造则例》写的序言中说,像《营造法式》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的设计,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真髓所在。
  (摘自王南《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密码》,有删改)
  材料二: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1925年距离北宋李诫近千年之遥,时光太久远,所以他的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
  B.独乐寺观音阁木构件成千上万,但只有6种规格,这显露出了《营造法式》密码。
  C.面积很大的唐代长安的皇宫,仅赖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10个月就得以建成。
  D.建筑上丰富的“词汇”,如梁、柱、枋、檩、门等等,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法”。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希腊、罗马的建筑“文法”只有“五种典范”,中国建筑的“文法”种类比国外多得多。
  B.中国建筑“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和灵活性,但拘束性并没限制灵活性,两者相辅相成。
  C.现代建筑设计要做到天人合一,需注重建筑本身和其外部的环境,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D.中国传统建筑外面一般是围墙,最好的建筑放在最里的位置,这体现了重视内涵的中庸理念。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筑“文法”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建筑的水泥就是“糯米灰浆”
  B.“斗栱”是木结构建筑常用的制式
  C.古建筑保持立柱和纵横梁组合构架制
  D.古代建筑群重左右对称和中轴线原则
  4.材料三行文脉络清晰,请进行简析。
  5.纵观三则材料,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有哪些? 请你结合材料进行简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如何进行比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