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00字。
第六单元 第23课 出师表
一、学习目标
●借助注释与已掌握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语与句式。
●了解“表”这种文体,了解文章夹叙夹议、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难点
●把握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
二、课文预习资料速查
【一】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二】背景资料
223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临终前,他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此时蜀汉伐吴惨败,元气大伤。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出兴旺景象,同时与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于是,227年,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前考虑到后主不懂得治理政事,遂上书,以期其能稳定朝内政局,不被小人所惑,使北伐无后顾之忧,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以身许国的决心。
【三】文体知识
表
表是中国古代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表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四】常考文言知识速
(一)重点字
崩殂(cú) 弩(nǔ)钝 阙(quē)漏
恢弘(hóng) 裨(bì)
行(háng)阵 猥(wěi)自枉屈 咨诹(zōu)善道
妄自菲(fěi)薄 以彰其咎(jiù) 夙(sù)夜
陟(zhì)罚臧(zāng)否(pi)
(二)一词多义
1.于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对)
受任于败军之际(介词,在)
2. 道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名词,路,途)
以咨询善道(名词,方法)
3.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动词,判定)
每与臣论此事(动词,谈论)
4.行 然后施行(动词,做,执行)
性行淑均(名词,品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