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250字。
第八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______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对联兼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等,______。对联与我们语文的学习密切相关。通过对联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学到一些运用、推敲、锤炼语言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对子一直是训练学生文字基本功的重要方法。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说的对课就是学习对对子,教师出上句,学生作虚实平仄对应的下句,以练习对仗。鲁迅少年时,曾以“比目鱼”巧对先生所出的“独角兽”,颇受夸赞。对联讲究炼字,更讲究炼意。作对联需要对每个字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但是好的对联却又要求不见斧凿之痕,______,宛若天成。对联与生活______,凡身边事、眼前景等皆可入对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A.衍变 兼容并包 信手拈来 休戚相关
B.演变 包罗万象 信手拈来 息息相关
C.演变 兼容并包 唾手可得 休戚相关
D.衍变 包罗万象 唾手可得 息息相关
【解析】 “演变”,意思是发展变化,指历史较久的发展变化;“衍变”,意思是发展变化,指通过进化而发展。句中说“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强调历史悠久,用“演变”。“兼容并包”,把各个方面或各种事物都容纳进去;“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句中指“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等”,强调内容丰富,用“包罗万象”。“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强调轻易可得,多用于一般事物;“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强调随手可得,多用于写作。句中描写的对象是“对联”,用“信手拈来”。“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一般有人参与;“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侧重物与物间。句中指“对联与生活”,用“息息相关”。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通过对联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学到一些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方法。
B.通过对联的学习,我们可以学到一些运用、推敲、锤炼语言的方法。
C.学习对联,可以使我们学到一些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方法。
D.学习对联,我们可以学到一些运用、推敲、锤炼语言的方法。
3.“红学”爱好者李明同学买了一套《红楼梦》的对联,结果不小心将其中一些的顺序打乱了,请你根据“不同的题写处所”和文段中对联的有关常识,帮他进行整理。
①嫩寒锁梦因春冷 ②杜若香飘明月洲
③吟成豆蔻才犹艳 ④琼浆满泛玻璃盏
⑤赤子苍头同感戴 ⑥菱藕香深写竹桥
⑦勋业有光昭日月 ⑧座上珠玑昭日月
(1)第3回,荣国府正堂荣禧堂的中堂对联:____________,堂前黼黻焕烟霞。
(2)第5回,秦氏房内《海棠春睡》联:____________,芳气袭人是酒香。
(3)第17回,贾宝玉拟蘅芜院的景联:____________,睡足荼蘼梦亦香。
(4)第18回,元妃题大观园正殿的门联:天地启宏慈,____________;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5)第38回,大观园藕香榭的楹联:芙蓉影破归兰桨,____________。
上面五副对联空缺部分的序号分别为:
(1)__⑧__ (2)__①__ (3)__③__ (4)__⑤__ (5)__⑥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蔓,某些植物的茎,它的特点是细长而不能直立。植物学家有“木本曰藤,草本曰蔓”的说法。“蔓延”中的“蔓”,指的是蔓草——__①__。它们有顽强的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